学习化社会理念与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提升——基于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学习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学习化社会理念与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提升——基于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学习的思考
【摘要】: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三大理念引入中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势在必行。高志敏教授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一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重要著述。作为成人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在学习之后,思考了学习化社会的要义、学习化社会与经济相关以及成人教育自己对学习化社会建设贡献。
【作者单位】:
【分类号】:G720
【正文快照】: 一、学习化社会的涵义高志敏在其著作《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中精辟论述了学习化社会的要义,他指出:——在学习化社会里,所有公民,不论其出生、性别、种族、收入或居住地区等,一生之中皆应有接受教育、获得学习机会的权利。——学习化社会拥有终身教育体系,实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云鹏,毛瑞锋;对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探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王烽;论知识对高等教育经济价值的规定[J];教育与经济;2000年04期
4 蒋满元;新经济环境下高等教育价值提升刍议[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光日;信息时代人类生活空间图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5年10期
2 崔国富;论学习型社会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熊澄宇 ,李建;信息传播技术与学习化社区建构[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1期
4 刘慧玲,廖端芳;论中国学习型社会的建立与高等教育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5 张竹英;;终身学习法立法中应当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罗祖兵;终身教育思潮的形成与发展[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李俊;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分析和相应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纪望平;学习型社会与当代成人教育的光荣使命[J];高教探索;2004年02期
9 黄静山;谈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J];广西物理;2004年01期
10 谢敏,李万琪,宁顺群,黄梅,冉鸣;化学教育——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宗兴;我国军队士官职业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邵燕楠;走向“情境”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彭小虎;社会变迁中的小学教师生涯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史晓白;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启光;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问题与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宋增林;阅读教学的范式转换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书敬;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昌波;走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颜晓燕;社区学前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宁宁;课程本质研究的文化哲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玉泉;学校教育的新使命——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的学校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芸;影响学习型家庭创建的家庭因素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黄佑生;在新课程中成长——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自主成长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倪烈宗;价值多元与学习社会的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尹传高;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新使命[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柯森;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初始阶段的行动纲领[J];高教探索;2000年03期
3 王烽;论知识对高等教育经济价值的规定[J];教育与经济;2000年04期
4 闵维方;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与大学的使命[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5 吴鹏;影响大学职能演变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J];韶关学院学报;2001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金公;;面对学习化社会,你将如何选择[J];全国新书目;2003年11期
2 吕西忠,姚远峰;学习化社会的构建与教育改革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年02期
3 沈春光;论学习化社会及其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影响[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4 皮红生;从学习化社会的视角看高教自考的价值取向[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何保荣;学习化社会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关系[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6 徐荣远;论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J];成人教育;2001年Z2期
7 文锦,唐亚豪;建设学习化社会与社区教育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8 朱月华;对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的再思考——兼谈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9 肖河;学习化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10 李洪军;学习化社会呼唤发展远程开放教育[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潇;;成人教育社会生产属性的解析[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论坛暨中韩商品科学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刘刚;;和谐社会建构中的社区教育思考[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阳;;浅析当前我国成人医药高等学历教育面临的困难与对策[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建坤;自考,为构建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助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胡乐乐;后强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中央教科所成人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成人教育展望与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佳 文;老年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一环[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戚海燕;社区成了大学堂[N];北京日报;2002年
6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王继平;推进社区教育实验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杨文玉;促进教育与社会融合互动[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任旺萱;网上人大:特色、理念与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于建坤;寻求自学考试新的增长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陈爱和;“非典”之下远程培训现商机[N];经理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霞;职业经理人培训效果综合评估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梁秀梅;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昌波;走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龙雁;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职业培训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林丽娅;构建我国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6 王怀兴;中国农民工培训的政府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康凯;河南省新型农民培养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8 陈东;四川涉农高教自考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9 王超;广西职业培训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马文忠;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04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204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