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从同化到多元化——我国台湾原住民教育政策嬗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4 19:19

  本文关键词:从同化到多元化——我国台湾原住民教育政策嬗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同化 多元化 台湾原住民 教育政策


【摘要】:同化与多元化是多民族国家和地区对境内少数民族实施的两种不同的政策。我国台湾地区在光复初期对原住民教育采取同化政策,造成了原住民文化的流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原住民的不断抗争,这一政策开始向尊重原住民文化特性的多元化转变。多元化的教育政策,推动了台湾地区原住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原住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原住民文化的传承。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发展民族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纽带,也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与此同时,民族教育政策是由统治阶级制定的,势必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利益和要求[1],这就导致统治者制定的民族教育政策既可能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需求,也有可能与之相背。当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德肃;;多元文化教育:传承多元民族文化的一种理念[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5期

2 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振国;;论民族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马戎;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陈忠勇;王波;;苗、汉杂居地区苗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原因分析——以毕节市观音桥办事处苗族教育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2期

4 马晓龙;徐东;龙飞鹏;杨庆玲;;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基础教育历史与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5 孙宗芹;;论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中的文化教育[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6 蔡虹;;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筑牢反分裂反渗透阵地[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蔡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浅析构建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陈沛照;;困境与出路:关于武陵地区民族教育发展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杨浩强;;对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10 武秀英;;文化生态位对提升民族文化的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成人教育研究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胡建川;;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孙杰远;;文化的断裂与教育的使命[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玉彬;张树安;宋敏;李晓梅;;民族高校多层次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滕志妍;;民族地区地方课程与多元文化课程的迷误[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舒宗瑛;;浅析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师的培养[A];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杨真珍;;“和”与“统”之间——多元文化背景下西南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A];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陈巧妹;张芳欣;刘红梅;;对我国少数民族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A];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陈忠勇;;苗、汉杂居地区苗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原因分析——以毕节市观音桥办事处苗族教育为例[A];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李培春;西南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邓艳红;以新基础教育引领西部农村的和谐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罗之仁;我国民族保险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潘启富;中国民族地区教育行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成;红瑶地区乡镇内教师支教工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原春燕;平山木柄瑶的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道军;语文学习方式对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哈斯吾其;新疆蒙古族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岳婷;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燕;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春梅;新疆回族家庭伦理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8 白春玲;基于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论新疆美术校本课程开发[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雁丽;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富婷;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月;;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2 吴永忠;略论民族教育本土化与多元文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3 陈月明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校本多元文化课程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4 邓艳红;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兼谈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J];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5 黄红霞,王建梁;多元文化教育:加拿大的经验及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6 黄宗植;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7 王侠;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演进[J];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8 龙藜;;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演变及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论剑;;惊世奇葩——台湾原住民歌舞[J];黄金时代;2008年10期

2 王卫国;梁书元;;教育的现实意义——浅谈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4期

3 ;山猪·飞鼠·撒可努[J];少年文艺(南京);2006年Z1期

4 末成道男,麻国庆;日本对台湾原住民的人类学研究(1895—1999年)(上)[J];世界民族;2001年03期

5 杨友谊;“嚼酒”民俗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3期

6 万明钢;台湾原住民教育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7 刘额尔敦吐;陈·巴特尔;;台湾高校招生原住民倾斜政策及其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5期

8 清水;;归属[J];档案管理;2010年03期

9 谢冕;百年中国文论述略[J];东南学术;2000年01期

10 曲静;甘肃商业企业集团多元化成长战略[J];社科纵横;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诠林;;台湾原住民作家的现代诗写作智慧[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连慧珠;;从邂逅到“山”盟“海”誓:台湾原住民文化传播变迁的探讨[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3 毛育刚;;清初仁和郁永河所见台湾及其原住民生活与习俗[A];徐霞客在浙江·续三——徐霞客与丽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鹿忆鹿;;小黑人神话——从台湾原住民谈起[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5 黄跃雯;;生态旅游的理念与实践:台湾原住民部落的观点[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姜秀敏;;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资格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崔金星;;民事司法改革进程中环境纠纷行政处理问题探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宋丽丽;邢煜君;韩紫岩;孟宝民;;成人药学高等教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C];2010年

9 王永建;李辉;;IE专业毕业设计及论文多元化模式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邹丽梅;王跃先;;野生动物所有权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博东 党朝胜 陈星;台湾原住民的惨烈抗日史[N];北京日报;2005年

2 秦永辉 赵大庆 解丽达;首个台湾原住民创业园落户三河[N];河北日报;2011年

3 通讯员 秦永辉 赵大庆 辛建伟;大陆首个台湾原住民创业园签约三河[N];河北经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连伟;台湾原住民不是日本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通讯员 张旦昕 见习记者 唐闻佳;台湾原住民并非源于南洋[N];文汇报;2010年

6 记者 李海堂 王悦欣;台湾原住民失业率高达9.64%[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李菡;为梦想而舞[N];新疆日报(汉);2011年

8 本报记者 聂传清邋王尧;台湾原住民歌星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本报记者 陈颖;我们的心紧紧相连[N];贵阳日报;2008年

10 何劲草;台湾原住民的喜忧悲怒[N];福建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马力;主导与共存[D];吉林大学;2009年

3 周翔;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与文化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修磊;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夏倩芳;公共利益与广播电视规制[D];武汉大学;2004年

7 朴今海;日本对东北朝鲜人的殖民主义教育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8 张士清;论终极关怀[D];吉林大学;2005年

9 袁辰霞;新时期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叶颖;普世秩序的多元表达[D];北京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峰;公共事务治理: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化[D];四川大学;2005年

2 张照强;论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D];安徽大学;2005年

3 周茵;新建社区商业街规划与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郭玮;多元化治理模式下的产权会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许菁芸;城市社区多元化变迁的认识及规划应对[D];同济大学;2006年

6 刘莉莉;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变动风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刘鹏宇;对水彩画“本体语言”的质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柏岩;大众化进程中美国高教经费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娇;论纪录片叙事及其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雯;政治文化视角下的中国20世纪90年代乡村小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23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223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d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