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对特殊儿童家庭提供专业服务
本文关键词:需要对特殊儿童家庭提供专业服务
更多相关文章: 特殊儿童 特殊教育 专业服务 家庭资源 技能培训 专业性 服务体系 儿童早期 教育工作者 青少年
【摘要】:特殊教育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关心特殊教育",给特殊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其中,许多特殊教育工作者结合国际趋势与国内具体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发展特殊教育的建议。在此,本期发表一组笔谈,集中反映了研究者对特殊教育专业性及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建议,以为《规划刚要》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引起大家对该领域的关注。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
【分类号】:G760
【正文快照】: 1问题及分析目前我们国家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以及相关的服务体系还不够发达,大量家庭缺乏专业的支持和救助,在有关信息获取、相关技能培训、社区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存在困难。特殊儿童早期教养和日常生活的干预服务和方法的指导培训。特殊儿童早期照料、身心障碍风险因素的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通讯员;本刊记者;;三个百分之百——记小学教师李桂英任教的班级[J];湖南教育;1980年02期
2 梁忠义;;日本的教育研究概况[J];外国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3 方志烈;省特殊教育研究会筹委会开会[J];安徽教育;1981年08期
4 S·贝格利 ,J·凯里 ,舒杭丽;婴儿的智能[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6期
5 朴永馨;美国的特殊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6期
6 袁韶莹;日本的特殊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6期
7 肖毓秀;对差生的几点教育措施及其心理依据[J];心理科学;1981年05期
8 赵承福;;超常儿童是社会的宝贵财富[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9 沈原梓;;美国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10 李宏泰;;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筹备会议在上海举行[J];人民教育;198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仁爱;;结合视障学生特点搞好推拿课教学[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2 袁进兴;胡进;;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保健按摩的教学质量[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3 李贞;杨奎之;;转变观念全面推进盲校素质教育[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4 耿培炳;;碘缺乏地区学校教育改革刍议[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5 余寿祥;;盲生创业思想教育浅探[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6 攸根兰;;浅谈特殊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及方法[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7 姜仁爱;;浅谈辅导后进生学习伤科重点病症的作法与体会[A];盲人按摩教育、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8 刘小梅;;爱国主义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特点和实施要点[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9 ;强化教学评估 提高管理水平——“三·三”制教学评估模式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A];盲人按摩教育、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10 吴卫红;胡莹媛;刘瑾;;试述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康复中的作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暨心脑血管病康复研讨班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以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范绪锋 时晓玲;义务教育:举步跨千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蔡雯:帮残疾儿童塑人格[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赵小雅 实习记者 熊春文;给特殊需要儿童更多关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葛小冲;雪域高原文化教育的变迁[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6 ;国际教育培训五大发展趋势[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郑建玲;特殊学校的特殊校长[N];中国质量报;2000年
8 通讯员 张旦昕 记者 胡德荣;同学们喜欢“同伴教育”[N];健康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邓小群;走近孤独症儿童[N];深圳商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教书育人并重 建设教育强市[N];深圳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浙宁;2-5岁超常儿童对数的认知及其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红;表情达意与心灵润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雷江华;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梅;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凤琴;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时间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叶正波;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继军;论国外特教对象的演变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曾保春;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冯启翔;《简易个别智力量表》简体版的试用和修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颖;中小学超常教育的实践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芳;游戏与特殊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皓;团体儿童智力测验(GITC)的修订及功能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术;论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沈立新;信息技术在聋哑与正常学生物理教学中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门国杰;现代信息技术与聋校语文教学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牟玉杰;丹麦特殊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23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223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