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村女性教育问题探析
本文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村女性教育问题探析 出处:《成人教育》200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农村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我国"以人为本"构建整体和谐社会的关键。农村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人口增长的自然控制;有利于农村代际人口素质的持续提高;有利于实现农村人口性别平等;有利于创建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家庭组织单元。
[Abstract]:The improvement of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rural women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society in China, and is also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of "people-oriented" in China.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women's educational level is conducive to the natural control of rural population growth,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rural intergenerational population, to the realization of gender equality of rural population, an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amily organization unit that matches the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6CSH003
【分类号】:G776
【正文快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以人为本,建立起社会公平,鱼水交融的社会组织环境和人们之间的信任、正义、道德、勇气和责任。具体说,一是和谐社会要体现机会平等,每个社会成员应有均等机会参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二是和谐社会要体现持续性和长期性的成员责任感;三是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秉福;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J];中国科技奖励;2005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陆莉萍;;知识女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屠文淑;;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农村女性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陈飞;;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考试周刊;2008年53期
3 陈晓芳;李军龙;;关注特困儿童教育 创建海西区和谐社会[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2期
4 崔文华;;促进教育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杜学元;王同祥;林靖云;;试论和谐社会下教育问题的治理——自儒家孝亲教育回归和高扬的视角[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06期
6 王亚东;顾唯页;;关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期盼和谐之美[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07期
7 王雪萍;;关爱留守儿童 构建和谐社会——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初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鲍云飞;;社会学视角下女性犯罪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陈达云;;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农村教育的思考——农村教育三问[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10 周石其;欧阳鹏飞;;和谐社会理念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丹;;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刍议[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吴明君;李云平;;人性化执法与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晓静;许月潮;李慧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快发展我国天然气的要求[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4 孙路宝;;浅议和谐文化[A];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5 段冬林;李小鲁;;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国雪利;刘惠军;;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盖玉彪;陈伟;;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军事司法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潘兆康;;和谐社会视野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新视角:恢复性司法模式[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9 许宁;;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出狱人保护制度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刘晓梅;;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支柱;点名问题背后的大学难题[N];东方早报;2007年
2 臧耀红;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N];菏泽日报;2005年
3 省政协委员 魏绍芬;切实解决进城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N];新华日报;2004年
4 王季冬;应加倍关注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N];人民政协报;2004年
5 实习生 陈英;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进“国考”[N];工人日报;2010年
6 钱薇;让员工与企业共成长[N];中国企业报;2004年
7 赵健雄;大学教育确实需要打假[N];南方周末;2007年
8 白伟邋段晋会;市民反映的教育问题得到妥善解决[N];太原日报;2008年
9 旺苍职业中学 青永聪;直面留守儿童教育问题[N];广元日报;2010年
10 姜堰市蒋垛中学 吉鹏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与思考[N];江苏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平;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5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6 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武君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树虎;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2 刘斌;和谐社会视域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程苗;论和谐社会下特殊教育的新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顾丽;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杨静;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危机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小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D];山西大学;2006年
7 顾晓卿;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郭秋娟;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胡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10 刘跃亭;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42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3429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