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论科学性与人文性整合的民族基础教育课程价值观

发布时间:2017-12-28 00:13

  本文关键词:论科学性与人文性整合的民族基础教育课程价值观 出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性 人文性 民族基础教育 课程价值观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学与人文 人文精神 民族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摘要】:在民族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性与人文性课程价值观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可以说这种矛盾和冲突较之普通教育课程改革的矛盾和冲突更尖锐。具体表现在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冲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科学方法和态度与人文方法和态度的冲突。缓和冲突和矛盾的出路在于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相整合课程价值观的建构。具体表现在知识、价值、主体性和现实生活等层面。
[Abstract]: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ethnic education, there is a sharp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scientific and humanistic curriculum values. It can be said that this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are more acute than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in the reform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t is manifested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humanistic knowledge, the conflict between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the conflict between scientific methods and attitudes, and humanistic methods and attitudes. The way to ease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lies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values integrating scientific and humanistic. It is manifested in the aspects of knowledge, value, subjectivity and real life.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对于中国尤其是对民族地区来说,科学技术水平低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科教兴国”是我们所采取的基本国策。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民族教育及其课程改革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仍然要以科学教育作为重点和核心。但是,我们是在世界文化大背景和愈演愈烈的全球化浪潮中进行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作宇;没有科学,何来主义?——为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辩护[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2 石中英;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钟祖荣;论学习方式及其变革的规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刘贵华;西方高等教育哲学的困境与大学学术“生态合理性”的确证[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4 王璐;从文化视角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5 袁维新;国外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学模式面面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6 康永久;当代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7 胡钦晓;美国大学学术自由演绎的文化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8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9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10 黄伟,谢利民;教学机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程龙梅;;构筑德育对话课堂:增强学生德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刘德富;;以人为本,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玉杰;以成长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胤;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益;游戏:放松的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恩伦;论学习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屹;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宗平;高中数学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颖;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瑞;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6 朱国辉;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王彩芸;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吴伟敏;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黄晓霞;素质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元祥;关于教育学研究的科学性的若干问题思考——兼析对教育学研究现状的评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廷科;尊重历史事实 重视理论概括——党史教学中的体会[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郗慧民;“花儿”的格律和民间文学工作的科学性[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Г.Н.波斯佩洛夫 ,宋若男;论文艺学的科学性[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程村;关于义和团运动研究中几个理论与方法问题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5 櫖智_7;六书妐余——与俞敏同志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6 米志峰 ,张正元;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7 孙韫五;“一分为二”或“合二而一”不能概括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8 章树榕;黄见德;;对目前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意见[J];江汉论坛;1980年03期

9 王忠联;张今声;;谈谈数学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余育德;;论辩证的否定及其基本方式[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翌;;得体的修辞内涵与《诗经》“温柔敦厚”的传统[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2 董冰苇;;知识经济与图书馆的知识服务[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知识经济与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杨晓媛;李纶;;论包装设计中的人机学因素[A];'99全国包装与食品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黄迪汉;;浅谈科技论文的新颖性和科学性[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5 秦敬民;;后现代医学文化中医患关系的道德论衡[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耿宝强;;五年制中师课程设计的再思考[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7 赵爱华;;研究性学习方式导入高中地理教学之浅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8 潘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雒晓春;;文学本位、人文素养与语文教育的终极使命[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陈月平;;高中音乐欣赏 闪耀人文内涵[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N];北京日报;2000年

2 高玉春;实用性 时代性 科学性[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李德顺;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定位[N];光明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宋晓梦;使用新教材 防止穿新鞋走老路[N];光明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李新雄;新教材新在哪?[N];广西日报;2000年

6 石镇平;论理想信念的科学性[N];河北日报;2000年

7 陈春生;运用心理学提高管理水平[N];经济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高慧斌;中学语文教材:人文气息扑面而来[N];辽宁日报;2000年

9 南补习;论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N];青海日报;2000年

10 邢建昌;90年代文学理论的发展[N];文艺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胤;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高建为;左拉的自然主义诗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6 邱志涛;明式家具的科学性与价值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自定;语文教学话语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贺芬;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黎雁平;中学语文情感教育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爽;古诗文与人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5 周伯伟;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方法体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彩芸;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晓萍;应当重视中学阶段鲁迅小说人道主义思想的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葛淑雁;阐释学在分析文化性误译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任群英;试论语感及其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廖芳;论中学数学教育的人文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43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343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5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