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北京市随班就读体育教师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2 10:01

  本文选题:随班就读 + 体育 ; 参考:《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7期


【摘要】:通过对北京市18个区县小学随班就读体育教师现状进行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北京市随班就读体育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化,多数为专职教师,学历基本能够达到国家和北京市的要求,但教师梯队不够合理和稳定;多数教师具有较长的体育教学经验并具备普通体育专业教学水平,但其随班就读教学经验较少且缺乏适应体育专业知识。多数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有一定的认识,但与管理人员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从教师工作状况来讲,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所需的场地器材不足,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和交流,多数教师认为资源教室对教学工作有帮助。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对随班就读体育教师的研究。
[Abstract]:By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 teachers in 18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Beijing,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the PE teachers in Beijing are relatively young, and most of them are full-time teachers.Education can basica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te and Beijing, but the echelon of teachers is not reasonable and stable. Most teachers have long physical education experience and ha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ordinary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However, they have less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lack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sports adaptation.Most teachers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 bu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 management.In terms of the working condition of teachers, the intensity of work is great, the space and equipment needed for work are insufficient, and the necessary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communication are lacking. Most teachers think that resource classroom is helpful for teaching work.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the research of PE teachers in class.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学教研室;
【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基地建设项目资助
【分类号】:G76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彭霞光;特殊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2 徐美贞,杨希洁;资源教室在随班就读中的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4期

3 周耿;北京市随班就读综合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运建;技术创新项目成功概率预测模型[J];系统工程;1994年02期

2 程勇;对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构和职能的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3 白国应;关于加强学术研究的几个问题[J];河北科技图苑;1996年04期

4 彭开明;创新是科研的生命之水[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胡树华;产品创新管理(下)[J];价值工程;1998年02期

6 陈劲,戴凌燕,李良德;突破性创新及其识别[J];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05期

7 焦玉灿;罗亚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7期

8 魏江,许庆瑞;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结构、度量与评价[J];科学管理研究;1995年05期

9 范保群,陈劲,许庆瑞;基础研究投入的速度、规模与模式的国际比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年10期

10 陈劲;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分析[J];科学学研究;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志坚;技术跨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黄品奇;创新性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唐振鹏;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李正卫;动态环境条件下的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D];浙江大学;2003年

5 李元;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6 张洪石;突破性创新动因与组织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赵维双;技术创新扩散的环境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曾繁荣;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财务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方润生;企业冗余资源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3年

10 董景荣;技术创新过程管理中的中止决策与扩散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建旭;技术创新空间扩散机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2 任翔;天津市工业系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3 郑刚;知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梁江;现代企业竞争优势探源——关于核心能力的系统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5 莫昕玮;复杂产品系统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谢颖;我国未来消费者趋势与特征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陈安全;设计营销管理学简论[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周赵丹;面向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文化创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陈宇峰;转轨经济中的中国竞争性产业发展与战略演进研究——以中国家电产业发展为例[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延燕;齐鲁石化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彭霞光;培智学校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4期

2 张燕;北京市学前特殊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4期

3 郝振君,兰继军;论全纳教育与教师素质[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吉青;;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心理分析及教育策略[J];学周刊;2011年04期

2 刘艳虹;朱楠;;融合教育中儿童发展状况的案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8期

3 陈瑾;曾凡林;;我国随班就读教育评价问题[J];基础教育;2011年04期

4 王小蕊;;我家有个小绅士[J];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11年07期

5 杨国兴;王国英;;提高资源教室运作有效性[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Z1期

6 田野;;我不能永远做你的“椅子”[J];人生十六七;2007年12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国勇;;对当前随班就读工作的分析和反思[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孙慧敏;;浅谈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问题[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高宝爱;;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辅助教学的探讨[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洁;;对上海市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和体育教学尝试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李红英;;特别的教育使刘歆的路越走越宽[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高峰;刁品芳;;让我们眼中的“另类”学生不再“另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捷文 通讯员 曾宪灵;学生校外安全家长应重视[N];韶关日报;2008年

2 陈娜;我市特殊教育事业格局形成[N];铜川日报;2007年

3 记者 徐光明;江西六成特教学生上了普通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杨济泽;培智教师:用爱开启智慧[N];连云港日报;2008年

5 庞力行;为孩子鼓掌[N];家庭医生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陶继新 通讯员 吴红玲;随班就读让残疾儿童“零距离”接触义务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忠海邋慕白 费春霖;黑龙江加大特殊教育补助力度[N];中国税务报;2008年

8 记者 张雪峰;薄熙来与市盲人学校孩子一起过“六一”[N];重庆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晓蓓;让残疾儿童就学不再有障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徐光明、熊义勇;我省特殊教育快速发展[N];江西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佃江;广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辉;新疆地区盲人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峰;在盲人大学生中开展新编八段锦教学的可行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晨;开封市特殊教育学校不同类型残疾学生体育需求及干预策略[D];河南大学;2007年

5 丁剑翘;晋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6 欧阳虹;教育公平理论下福州市残疾中学生健康意识与行为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谭丽清;湖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39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739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f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