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人教育德育激励机制
本文选题:道德需要 + 道德教育过程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10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
【分类号】:G7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伟;;试论道德需要的发生[J];江汉论坛;1990年11期
2 萧楸;;学生品德形成对自身道德需要的依存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1年01期
3 曾钊新;论道德需要发展的社会轨迹[J];中州学刊;1992年04期
4 罗国杰;;论道德需要[J];湖北社会科学;1992年09期
5 谢昌蓉;;浅论道德需要的文化心理基础[J];唐都学刊;1993年04期
6 白先同,吴佩杰;德育新观念论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7 黄明理;个体道德需要的含义及其特征──道德研究的新视角[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8 汤晓文;学生的道德需要是自身品质形成的内在依据[J];教育探索;1996年03期
9 黄明理,周志军;关于道德需要之根据问题的历史探微[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10 黄明理;从人性看人的道德需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锦全;;朱熹思想对当前道德建设的启示[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陈国敏;;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人文关怀,提高成人高校德育实效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张再林;关于人文教育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祝淑媛;谈谈道德教育[N];光明日报;2001年
3 新周;我们的德育缺少什么[N];辽宁日报;2001年
4 本报评论员;敬业奉献[N];四川日报;2001年
5 龚天平 陈宏平;开拓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发展路径[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葛晨虹;道德是一种理性智慧[N];人民日报;2002年
7 刘作翔;权利冲突的“正当性、合法性”辨析[N];检察日报;2003年
8 特约记者 何和;谁在质疑索尔仁尼琴[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龚天平;伦理学的人性基础[N];光明日报;2004年
10 龚天平;伦理学的人性基础[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曾小五;道德赏罚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富峰;论道德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彭柏林;道德需要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合行;论道德的文化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长乐;自主性德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筱莉;3+2制专科师范德育方法的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何海丽;论道德自由[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婕;职业经理人道德激励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林海亮;德育叙事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唐伟国;论中学主体性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白秀杰;生命化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形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肖捷;中国股市道德调节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庄三舵;青少年学生道德自律性素质培养方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靳江丽;体验: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潘汉杰;中学德育道德需要激发的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72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972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