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民族院校的跨文化高等教育使命

发布时间:2018-06-13 15:19

  本文选题:民族院校 + 民族文化 ; 参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摘要】:民族院校作为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构,应遵循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传承和创新高深的少数民族文化为其文化使命。民族文化的多元冲突与整合、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调适是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根基。民族院校发展除了坚持作为大学的普遍意义上的文化逻辑,还应以少数民族文化为其特殊的文化逻辑,深刻把握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以传承和发展高深的民族文化为核心,构建跨文化的民族高等教育理念,走跨文化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Abstract]:As an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ollow the inherent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tak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advanced minority culture as their cultural mission. The multi-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the adjustment of national cultural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 are two basic contradi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addition to adhering to the cultural logic in the universal sense of university,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minority culture as its special cultural logic, and grasp the basic contradi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deeply. Taki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national culture as the core,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ncept of cross-cultural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nd takes the road of cross-cultural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部;
【分类号】:G75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朝阳;认真培养少数民族干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0年01期

2 ;光辉的文献 锐利的武器——党委宣传部和本刊编辑室联合邀请部分同志学习座谈周总理《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吴玉书;大力培养民族干部 为西藏“四化”多做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办好西藏民院[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六所民族院校《汉藏翻译教材》审定工作在我院进行[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简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吕锡怡;怎样上好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育课[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7 ;编后[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8 王均;民族古文字研究在语言学中的地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9 罗安源;关于双语文学生的语法教学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国家民委召开“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材会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燕平;;盛唐诗人审美心理论[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2 康俊;;发挥民族院校的优势和特色 努力办好自然科学学报[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3 张济川;;从《诗经》说到当前的“盛世兴诗”[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任范松;;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重读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5 顾炳权;;茶与中国礼俗[A];'97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C];1997年

6 朱宗震;;中国的文艺复兴——本世纪初期的一个合理期望[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7 桑吉东珠;;藏医与西医两大医疗体系比较之我见[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6年

8 邹居易;吉伍吕哈;;四川凉山彝族医药研究[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6年

9 王立群;;浅谈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王桧林;;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两种趋向:融入世界与转向民族传统[A];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民委教育司副司长 吴仕民;低进高出出“精品”[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N];人民日报;2000年

3 陈晓兰 蒲白;加强民族院校学科建设[N];中国民族报;2001年

4 国家民委副主任 图道多吉;大力推进民族高等教育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1年

5 马戎(作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关于少数民族教育的若干思考[N];中国民族报;2001年

6 记者 李光平 通讯员 游涌;贵州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成绩显著[N];人民政协报;2001年

7 记者 尹鸿祝 江涛;江泽民为全国民族院校题词[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许全更;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的现代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9 中南民族学院 田孟清;民族高等教育:再创辉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民族高等教育再创辉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翌;我国公司治理文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刘雪莲;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郑白玲;特与不特[D];西南大学;2008年

5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玉;如何提高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的交际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杨建明;中国新表现主义浅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葵;传统的回归[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郝敏;新时期小说的民族化追求[D];安徽大学;2003年

5 张晓舒;中西狼外婆(小红帽)童话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夏新强;试论鲁迅的生命自由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晓军;文化制约:“减负”回潮的深层次因素透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守运;怀旧:迷醉与回归[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黄丽珉;论克里姆特绘画的东方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黄志胜;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14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014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e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