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家庭的教养方式及其启示
本文选题:家庭教养方式 + 回族社会 ; 参考:《教育评论》2003年06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G7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长好,邹泓;依恋研究述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许有云;儿童心理理论与儿童道德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宗韵;清代徽商家庭教育个案研究——以《先府君行述》为考察的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5 武世龙;家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项原则[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陈雁飞,胡峰光,代浩然;中小学生的体育态度、行为与家长体育素养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7 辛世敏,郝春东;儿童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综述[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8 侯爱民;近十年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研究综述[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10 王建新,刘兰花,褚会英;不同类型家庭中学生行为问题状况调查[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禄小平;;对幼儿有效道德认识建构的思考[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2 方芳;;区域活动中幼儿自控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杨丽珠;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夏婷;关于3-7岁攻击性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状况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野;3-12岁儿童个性结构、类型及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旭;汉语幼儿心理理论与语言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于松梅;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认知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璇;国外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魏峰;大学生人格五因素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蒋强;汉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杨曦;成都高新区离异单亲家庭普高生的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旺;“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谷传华;小学生欺负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在花;学习困难儿童自我定向、友谊质量、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窦刚;11-18岁学生性格的结构和类型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文权;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祥真;;试析家庭因素对儿童个性形成的影响[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朱丽娟;;单亲家庭大学生行为倾向对比及归因分析——基于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个案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马卫;;善待孩子的谎言[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4期
4 刘云伶;;家庭教育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J];成才之路;2011年18期
5 云燕;;别忽略孩子的性别[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1年08期
6 龚金花;刘素兰;;父亲角色投入的结构与测量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11年40期
7 ;民族教育之花馨香满园[J];宁夏画报(时政版);2011年03期
8 邹萍;;隔代教养与幼儿心理发展[J];幼儿教育;2011年11期
9 范明林;;家庭教育和危机预防——从机场刺母案谈专业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4期
10 陈yN鸿;;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探析——以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青青;;子不教父之过 教不当子心祸——论父母不良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尚秀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人格发展的影响[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睿;侯玉波;;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马春林;;回族宗教人士促进民族教育发展[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罗春明;黄希庭;;教养观念的理论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高彬;;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与解决方案[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罗春明;;教养方式对孩子学业成就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回族八宝茶艺开题报告(家庭茶艺)[A];上海市少儿茶艺教学活动十周年文集[C];2002年
9 孙小华;;浅谈品行障碍患者的家庭教养方式问题[A];2007河南省精神卫生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10 周丽萍;;讲究科学育儿 促进观念转变——我镇0-3岁散居儿童家庭教养情况调查报告[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武娜 通讯员 王君;“精神留守”儿童需要家长关爱[N];连云港日报;2010年
2 相君邋赵炬辉 本报记者 曹培云 张家铭;在关爱中成长[N];吉林日报;2007年
3 小尘;养育孩子 如何扬长避短[N];中国妇女报;2011年
4 石磊;关注农村“问题学生” 做好家庭教育工作[N];临汾日报;2006年
5 咸安教育局 李俊国;如何营造良好家庭教育软环境[N];咸宁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s,
本文编号:2075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075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