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教育对策
[Abstrac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children with visual impair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spatial perception, attention, memory, thinking and intelligence. It is found that the lack of sensory experience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delayed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ith visual impairment. Accordingly, according to Piaget'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
【分类号】:G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方俊明;感官残疾人认知特点的系列实验研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玉梅;高校英语教师的作用及素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吴雪梅,郑海燕;探索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评价的新形式[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3 郭娟,张威;长春市老年人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马锦华;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的心理测验误差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5 夏小刚;吕传汉;;跨文化视野下中美学生数学思维差异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6 韦小满,袁文得,刘全礼;北京香港两地普小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随班就读态度的比较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杨明;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特质焦虑水平的年级差异与专项差异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王晓东;王建华;高嵘;;学校武术教材建构模型及试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9 席海龙;王洪武;赵亮;潘泰陶;;我国U-15男子足球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调查与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何显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贺荟中;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谢国栋;视障人群动作内隐认知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富峰;论道德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高峰强;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付桂芳;自我调节学习结构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4年
9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旺;盲童与正常儿童类比推理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林;三种认知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新来;英语双重交互活动教学法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傅红;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以德为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杜敏;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生存透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白丽英;畲族家庭环境状况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宋海娟;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造心理分析及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曲新艺;体育院系速滑实践课引入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韩凝华;湖北省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调查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方俊明;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2 王敬欣;聋人和听力正常人语言理解和生成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1期
3 冯建新;聋人与正常人汉语加工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1期
4 张凤琴;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图形视认知的比较与大脑左右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1期
5 王庭照;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心理旋转能力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1期
6 何大芳;聋人和听力正常人对复杂图形信号辨认反应时和反应正确率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1期
7 袁文纲;聋人与听力正常人短时记忆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1期
8 李彩娜;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内隐社会认知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鸿雁;视障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概念和个性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关慧洁;视障儿童与正常儿童“河内塔”问题解决过程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旺;盲童与正常儿童类比推理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泽慧;;为视障儿童的未来奠基[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06期
2 马红英,刘春玲;视觉障碍儿童口语能力的初步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2期
3 曹照琪;黄万玲;吕微;;视障儿童学前教育康复机构的运作[J];现代特殊教育;2008年Z1期
4 李可;加强视觉障碍儿童的学前家庭教育至关重要[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袁东;自闭症视障儿童的个案评估[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5期
6 杨思诗;宋娟;;促进视障儿童与健全儿童的融合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04年12期
7 彭霞光;;早期教育:视障儿童人生发展的重要起点[J];现代特殊教育;2006年01期
8 马慧;;浅谈视障儿童的社会性教育[J];内蒙古教育;2011年08期
9 高理敬;论特殊教育对象的特点[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1999年03期
10 袁东;自闭症视障儿童的个别化教育的案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高文军;;视障儿童入学前适应性教育的研究——盲校幼小衔接问题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马廷慧;马光;;6岁至8岁重度弱智儿童认知特点浅析[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3 余斯敏;;浅谈弱智学生的计算机教学[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沈雪梅;盲校急寻视障儿童适龄盲童入学免费[N];南通日报;2005年
2 记者 苏婷;残联接管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 徐白仑 纪玉琴;随班就读视障儿童的教师应专门培训[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顾怡;委员提案关注盲童低入学率[N];贵州政协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谭雅竹 实习生 肖丽;关爱,托起明天的希望[N];云南日报;2010年
6 曹继军;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苏婷;视障学生随班就读呼唤政策支持[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刘萍;如何避免“习得性愚蠢”[N];健康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马小丽;张美丽:把爱播撒在特殊学生心田[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10 徐凤梅 安徽少儿出版社;为孩子预约一个精彩的未来[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欣;用音乐打开视障儿童的心扉[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婷婷;明视儿童与视障儿童玩具的通用设计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3 徐海英;视障儿童的早期关怀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俊玲;高中聋生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及内隐认知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郭莉;聋校语言教学与手语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闫明;视障生心理旋转能力现状及其可训练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刁春好;聋校数学探究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61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16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