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研究
[Abstract]:Professional setting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ability and public welfare i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o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to combine foresight and practicability, and to apply breadth and narrowness,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disciplines and occupations. Discipline integration, innovation and change, and so on,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talents.
【作者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分类号】:G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建求;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2 张翼星;;当前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两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益民;;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2 王义遒;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3 陈霜叶;卢乃桂;;大学知识的组织化形式:大学本科专业及其设置的四个分析维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4 王昶,申柯娅;发展高职珠宝专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4年02期
5 张义耀;;构建职业教育平台 培育珠宝优质人才[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5年04期
6 王冀川;;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兼谈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发展[J];巴音职教;2006年02期
7 邹燕;;大学教育中学生主体性探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刘宝发;;国内外高校开展跨学科教育和研究的情况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郭小宏;;对地方高校专业设置滞后现象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王希琼;;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探索商务管理专业建设途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丽瑶;;欧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特色及对我国的借鉴[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熊云飚;;对本科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的思考[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徐高明;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4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5 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王博;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探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8 杨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市场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永香;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2 穆阳远;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沈娇;辽宁省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设置现状与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凯歌;高等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罗明艳;大学文科专业综合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粟荔;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君吉;我国本科专业合成与分流培养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丁林;编辑出版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程真;高等教育的专业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田玉梅;高校专业结构的演变与服务社会相关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义道,羌笛,卢晓东;关于开展和加强跨学科研究和教学[J];高等理科教育;1995年03期
2 赵康;论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设计[J];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3 张岩峰,王孙禺;迎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体制改革研究现状综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瑶;谈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1997年10期
2 陈小亚;论成人高教专业设置[J];中国成人教育;1996年06期
3 吴益群;;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求[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郭静媛;;试谈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改革[J];高师函授;1988年01期
5 王晓东;王铁宝;宗贵龙;温泉;翟进进;;金融危机后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李翠萍;;对改进成人高校专业设置工作的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年04期
7 高体健;;论医学成人高校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J];西北医学教育;1998年03期
8 赵泽碧;浅谈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9 李珏;;广西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如何适应北部湾经济区未来发展人才需求的思考[J];继续教育;2009年02期
10 周梅;徐宁;;当代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分析[J];职业圈;2007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妙龙;徐鹏;;我国GIS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思考[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波;谭颖;徐娟娟;朱启臻;;世界一流涉农大学专业设置的特点[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张举钢;周吉光;;高等院校地质教育工作创新刍议[A];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鹏云;曹志明;;高等职业院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出路[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5 魏忠;;信息安全枣核形课程设置和哑铃形需求市场需求的探讨[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仇洪江;;西部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A];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与全国图书馆部室主任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伟;缪秉魁;廖庆园;荆元;;地质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探索——桂林理工大学地质教育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惠民;刘沧山;张玉光;赵龙庆;姚孟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刘月胜;;加快VTS设备维护技术人才的培养[A];2008-2009年船舶通信导航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丹;人才培养(上)[N];福建日报;2007年
2 记者 贺劲松 熊艳;成人高等教育太乱[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3 河北大学 常志伟;构建和谐的学生管理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贺润坤;成人高等教育普通化倾向及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姜乃强;普通高校明年停招成人脱产班[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李丽虹;成人高等教育要体现四个面向[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冯铁飞;山西成人高等教育面临困境[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8 张命华提拱;铜仁电大风雨兼程三十载 谱写成人高等教育新篇章[N];铜仁日报;2009年
9 记者 赵静;我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综合评估揭晓[N];青海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玲;让技能人才培养全面“对接”市场需求[N];威海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余小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张宇;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北群;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刘子杰;质量、公正与制度保障[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俞俏燕;中国单科性院校专业趋同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阅林;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余娟;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0年
3 陈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贺志强;农业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建新;建设领域人才培养与土木工程专业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许霞;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互动关系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7 朱建峰;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帆;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二辉;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10 雍东鹤;甘肃省农业中专专业设置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33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333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