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教育培训机制新探:理念、效率与创新
[Abstract]:At present, how to make the concept and mechanism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central bank more favorable to the demand of construct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aff's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bank.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innovate the mechanism of central bank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新余市中心支行
【分类号】:G726;F8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怀信;《多收了三五斗》的特色和教学方法[J];大理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2 厉以宁;当代资产阶级货币理论的某些动向[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1期
3 蔡声宁;哈耶克及其货币思想[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7期
4 罗志如 ,厉以宁;二十世纪英国经济政策主导思想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5 张庆文;张崇贤;刘万山;;伪满洲中央银行简介[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3期
6 李建q;解放前夕广西大学地下斗争片断[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7 冯·哈耶克,佟宪国;通货膨胀的唯一疗法:经济衰退[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7期
8 张元元;怎样稳定货币?——兼论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平衡[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9 曹国卿;;关于黄金“非货币化”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10 阿尔文·马蒂;乔依德;;评约翰·希克斯的《凯恩斯经济学的危机》[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军;;处理好金融债权管理的几个关系[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2 张婉芳;;浅议人行内部控制制度稽核[A];审计论文选编[C];1996年
3 王璋;;浅谈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A];审计论文选编[C];1996年
4 程绪正;严广乐;刘建香;朱礼庆;陆曙东;;中央银行金融调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许家业;;试论信贷管理体制改革[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6 严广乐;张久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计量经济学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7 代均强;;城市金融支付网络系统建设的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8 卓辉华;;台pc地S@房地u#市X4分析[A];92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9 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课题组;李献臣;;建设银行商业化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4年度)[C];1994年
10 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课题组;王相义;;建设银行信贷资金调控机制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3年度)[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传利;利率市场化给证券市场带来了什么[N];安徽日报;2000年
2 韦士歌 胡晓文;国债市场应向香港学什么[N];中国财经报;2000年
3 张雷;道德风险和美国股票市场[N];中国财经报;2000年
4 ;利率因素 影响汇市[N];财经时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华斌;利率市场化带给银行的风险[N];财经时报;2000年
6 徐滇庆;前车之鉴[N];财经时报;2000年
7 北京市国际贸易研究所博士 梅新育;关键是改变“存款立行”的粗放发展战略[N];中国贸易报;2000年
8 章柳;大起大落看欧元[N];中国企业报;2000年
9 管德泳/文;利用IT技术提高竞争力[N];中国企业报;2000年
10 楠方;王松奇:中国金融将更开放[N];中国企业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斌;财政对中央银行的责任转嫁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雷志卫;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与运作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刘哲;银行电子资金划拨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4 赵尚梅;利率政策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吴青;外资与货币政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6 马志刚;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赵荣祥;信用制度下的票据市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方卫星;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阙澄宇;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10 方显仓;我国货币政策信用渠道传导的微观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静;通胀指标监控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王宇;论我国支付系统的构建和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李大夫;国际投机资本[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张志刚;论我国金融机构间同业市场的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范天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6 王秋华;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龄及其金融市场条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7 蔡永兴;论澳门货币及货币政策[D];暨南大学;2000年
8 许黛娜;我国七次降息的效应分析[D];暨南大学;2000年
9 李刚;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理论分析[D];暨南大学;2000年
10 朱俊勇;中央银行对银行业电子商务的监管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333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33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