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亲子教育的内涵与功能
[Abstract]:The practice of parent-child education preda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its foundation is the early education of the family. It contains two main parts: parental education and kinship education. In the guidance of parent-child education,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function of parent-child education, put the establishment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the first place, as the premise and guarantee to promot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nd to perfect their personality.
【作者单位】: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7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德俊,田宝,陈艳玲,周鸿兵;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王健敏;关爱教育的教学实施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鱼江!四川;情感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J];北京教育;1999年11期
4 李凤莲;婚内强奸的立法问题探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李桂梅,禹芳琴;试论中国传统婚姻习俗的文化内涵[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廖湘蓉,龙晓东;从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谈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余华,王治平,赵力;语音信号中情感特征的分析和识别[J];电声技术;2004年03期
8 李彦;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谈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深化与拓展[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9年01期
9 张应;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与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张一兵;一部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家庭的力作——读《女性与家庭》有感[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韩晶杰;《内经》情志相胜理论及其养生应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朱炜;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沈嘉祺;论道德情感的生成与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艳梅;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耸婷;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瑞江;路翎:抗争绝望之魂——论路翎40年代的小说创作[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希东;特定历史语境下生命个体之张裂[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秀娟;英汉“中间阶段”情感的隐喻概念对比[D];延边大学;2001年
4 何勤;焦虑症患者与正常人心率变异性的比较及腹式呼吸训练对焦虑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艳玲;中小学教师课堂情绪调节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蓓 ;虚拟内疚的机制及其德育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蕾;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猕猴模型情志反应评价指标量化探索——雌性实验猕猴表情观察与情绪评价量表的初步编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程家福;我国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9 伍香平;论体验及其价值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党彩萍;高考前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人格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杏莲;;亲子教育:温情与和谐同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4期
2 吴莎;;贝因美亲子游——共建和谐的亲子文化[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1年06期
3 冼春菊;;家园联手共建亲子教育机新模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4期
4 龙睿;罗丽;;爷爷奶奶怀抱里成长的忧喜录——中国少年隔代教育面面观[J];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10年03期
5 陈玉金;;“亲子游戏”情况调查[J];好家长;2011年Z1期
6 王琳琳;;隔代教育是爱是害?[J];青春期健康;2011年07期
7 陈学勤;;浅论东西方亲子教育的“中庸之道”[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7期
8 孙莹;;隔代家长的五大“教养守则”[J];幼儿教育;2011年11期
9 周鸿鹃;张伟锋;;亲子同训中家长错误行为的分析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8期
10 亲野智可;高岚;;做最专业的父母[J];好家长;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姚雪葵;;团体心理辅导在家长教育中的运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王俐敏;;请这样爱孩子——与家长共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王俐敏;;请这样爱孩子——与家长共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4 陈向兵;;对新世纪家庭教育的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商报实习记者 李鹏;发掘在线亲子教育“蓝海”[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瑾;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只有处理不当的父母[N];成都日报;2009年
3 张彦;以“界线伦理”构建亲子教育价值体系[N];人民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陈拓 邓文;盛开在亲子教育领域的一朵奇葩[N];中国贸易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熊裕华;舔犊情深没错 科学教育有理[N];西藏日报;2009年
6 记者 洪厦芳;工作再忙亲子教育仍需要[N];东莞日报;2008年
7 时报记者 严枝俏;和宝宝一起上课去[N];北方经济时报;2009年
8 记者 冯治恩;我市举办和谐家庭亲子教育报告会[N];铜川日报;2007年
9 高乐;21天!帮你的宝贝养成好习惯[N];中国妇女报;2009年
10 唐庭邋记者 孟楠;注重孩子“情商教育”[N];大连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娟;亲子教育中亲师互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龚微;婴幼儿亲子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汪晓军;私立亲子教育机构中家长参与的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秋凤;亲子教育对不良亲子关系的调适[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5 文佳;亲子产品的设计方法研究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熊洁;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7 宋春联;初中生亲子冲突问题的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李亚杰;当代家长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晓丹;明清家训家规文化及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周慧;0-3岁婴儿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35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43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