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执业资格考试及格线确定的方法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22 07:02

  本文关键词:执业资格考试及格线确定的方法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考试 执业资格 及格线


【摘要】:执业资格考试规模不断扩大,对于目前执业资格考试及格线的确定方法,各方颇有异议,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据教育测量学与统计学的理论和做法,结合执业资格的资质要求,遵循客观性,给出一种确定执业资格考试及格线的方法。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考试 执业资格 及格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275020)成果之一
【分类号】:C975
【正文快照】: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在一些领域实行了执业资格证书制度,每年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全国统一考试。随着这项制度的实施,考试规模不断扩大,应考人数急剧增加,以2 0 0 5年度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为例,全国报考人数已经超过3 0万。能否在众多的考生中真正挑选出符合我国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丽梅;高等教育试卷评估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大连铁道学院;2002年

2 王庆民;考试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艳梅;多水平模型在大学英语考试成绩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力文;;揠苗岂能助长[J];人民教育;1982年04期

2 杨阳生;;情况不同 岂能照搬[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3年09期

3 K·杰罗姆;L·辛西亚;朱祥象;;课内考试及评分——《心理学教育学引论》第九章[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4 陶骅;;考试分数的分类方法及图示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1985年06期

5 凌点;;现行考试制度的弊端[J];青年研究;1985年08期

6 陶敏力;考试分数的解释[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7 陈经雄;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J];教育导刊;1986年04期

8 张启明;关于田径教学术科考试标准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9 姜凤华;;关于教学评价问题[J];现代教育论丛;1986年03期

10 ;教育要着眼于教学生如何做人[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6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育青;;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2 徐宗达;;创新教育与教育的创新[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3 谭旭红;张庆华;;全程性考试体系建立与评价[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白培顼;;浅谈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其针对性措施[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宋保忠;蔡小明;杨珏玲;周方;;中小学生家长期望水平的个体化指向[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泰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吕忠堂;让每个教师都抬起头走路[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孩子厌学怎么办[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3 卢勤;从“心灵尘暴”到“知心春风”[N];人民日报;2001年

4 李铁绳;开发多元智力 实施素质教育[N];陕西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李茂;家教之风盛行英国[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刘运东;这是不是想毁了教育?[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茂;梅耶尔:在美国反对标准化考试[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李茂;在标准化考试中个性化生存[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高峗;杜绝作弊现象 重塑人性本真[N];科技日报;2002年

10 王永飞;课改也需家长参与[N];辽宁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炜;中小学素质教育思想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范改荣;关于构建中小学学生评价标准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宁;阶段性考试与现行考试评价系统[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林旭;全国统一考试结果的分析与利用[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5 李大可;考试分析系统和标准化题库的设计与实现[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6 黄志勇;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黄龙光;试论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董瑞红;中国二语学习者语言水平与道歉行为的语用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9 王淑华;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鲁静君;论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学德育的创新[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17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717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9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