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的调查分析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的调查分析
【摘要】:对于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多种优势,对于推动教育公平、终身教育以及缩小数字鸿沟等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门槛较高,将一些迫切需要教育但素质较低的人排斥在外,因而会进一步扩大数字鸿沟。以北京市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对上述争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的推广应用能够避开受众素质水平的制约,使农村信息化惠及更多农民,从而成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一种机遇。
【作者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机遇 现代远程教育 分类统计
【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课题“北京农民现代化远程教育收益群体的平衡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25
【正文快照】: 现代远程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教育模式,目前已作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而被许多国家普遍采用[1]。对于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学术界一直存在2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现代远程教育以先进的通讯技术为基础,具有开放性、灵活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玉霞,杨改学;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利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龚晶;刘鸿雁;;现代远程教育:数字鸿沟还是数字机遇?——基于北京市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证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1期
2 姚来燕;;走向教育公平中的开放教育[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李林芳;;浅析开放远程教育为学历教育公平添砖加瓦[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4 廖守琴;;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软件导刊;2007年08期
5 孔海清;;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浅析[J];魅力中国;2010年14期
6 张仕华;张旺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学习权的实现[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1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班扎(Banza Nsomwe-a-nfunkwa);基于问题解决的农村成人远程教育课程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静;求助机制的建立[D];山东大学;2005年
2 王宁宁;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现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秀利;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D];西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奕竞;以人为本——远程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理念[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11期
2 张爱文 ,冯琳;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深层思考——远程教育专家任为民教授访谈录[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1期
3 肖俊洪;网络时代的中国远程教育:问题与出路[J];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4 费雷德·洛克伍德,蒋蔚菁;远程教育的机会与平等:对以往发展的反思[J];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5 胡劲松;论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及其特征[J];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6 包瑞全,李凤岐;入世:中国远程教育路在何方[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年01期
7 李晓华;;丁兴富博士谈我国网络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晶;;北京市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的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2 张爱文 ,冯琳;数字鸿沟与数字机遇:面向农村的思考——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高等与远程教育计划专家王一兵访谈录[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7期
3 黄筱玲;赖宁;;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康丹;教育——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J];软件工程师;2001年07期
5 阿斯法克·伊萨克,兆雄;论全球数字鸿沟[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03期
6 王菲,刘学平,温涛;北京工业大学软件科技园逾越“数字鸿沟”[J];教育信息化;2005年08期
7 牛继玲;数字鸿沟与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J];经济师;2003年06期
8 谢俊贵,陈军;数字鸿沟——贫富分化及其调控[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9 彭伟斌;窦晓君;;用信息化跨越数字鸿沟——关于消除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J];未来与发展;2004年06期
10 姚远峰;;弱势群体与现代远程教育的支持[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玲;张文娟;徐沙;常凤媛;郑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健康教育专栏数据统计[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李萍萍;;面向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A];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万伦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金钥匙[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4 游清泉;周一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发展与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郑植;袁文亮;肖俊聪;;对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运营实践与思考[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丁新;;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发展的比较[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晓东;蔡中威;;现代远程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艾戬;林博;;关于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能力的探讨[A];中国烟草行业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冯平;马智刚;;浅论中国远程教育中的几个问题[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慧;;现代远程教育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郭小伟;投入1亿元实施现代远程教育[N];重庆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蒋胜蓝;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N];计算机世界;2001年
3 本报记者 邹奕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N];通信信息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郎婧婧;数字鸿沟如何跨越[N];经济参考报;2000年
5 记者 赵霞 整理;信息化缩小数字鸿沟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电子报;2007年
6 ;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缩小数字鸿沟[N];人民邮电;2002年
7 通讯员 吴世永;我州2.5万农村学生用上现代远程教育网[N];博尔塔拉报;2006年
8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 张新红;农村落后城市约十年左右[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9 本报通讯员 张绪勇 李宏岳 郭治斌;填平“数字鸿沟”[N];陇东报;2006年
10 袁春华邋李召宇 马军;架在田野上的信息金桥[N];农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潇;我国区域数字鸿沟影响因素测度及政策建议[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刘芸;基于经济视角的国际数字鸿沟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张光;基于网格的远程学习支持系统模型构建与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李后卿;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区域配置中的数字鸿沟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俞立平;地区信息资源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汪明峰;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何枭吟;美国数字经济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春;西部地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2 刘运龙;现代远程教育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中南大学;2004年
3 柳怀;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牛婷婷;现代远程教育导学教师导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岩;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考试理论的研究及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郭峰;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交互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继宽;现代远程教育情境下教学结构模式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史e,
本文编号:792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79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