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影响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因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16 08:06

  本文关键词:影响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因素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学习型社会 影响因素 对策


【摘要】:本文对应试教育、网络冲击和图书市场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项对策。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 影响因素 对策
【分类号】:G77
【正文快照】: 没有一个学习型社会,没有全民的终身学习,就不会有高素质与时俱进的人力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影响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因素仍多有存在,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分析,采取相应对策,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一、影响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因素当前影响学习型社会构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素蓉;;终身教育思想演变及其在中国实践中的辨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04期

2 郑艳萍;余凤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3 李雁南;;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1年19期

4 陈晓冬;;彝族大学生成就动机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李守新;王嘉璞;王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地市级电大发展社区教育的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陈艳玲;殷明;秦素碧;;构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关于自考管理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郭延彬;王红军;葛轩;;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J];继续教育;2011年08期

8 傅立民;;学习型社会视角下的电大成人教育发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9 夏鹏;;以学习型社会理念建构大学继续教育策略[J];继续教育;2011年07期

10 吴国;;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开放大学建设[J];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智敏;唐昌海;姚延芹;;影响农村人口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因素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志远;;新世纪我国成人教育供求分析[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丹;刘力;;浅谈学习型社会的构建[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为华;孙春山;;学习型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张次愚;;学习型社会和老年教育[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6 张萍芳;;从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谈老年教育的几个问题[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7 魏光丽;;自我导向学习之探究[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朱德恩;黄宏英;;创建学习型社区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李小红;;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角色定位[A];和谐社会中的图书馆建设与发展——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六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查辉鹏;;略论科技馆在建立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的作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阜阳市妇联 梁红群;学习型社会与大众读书[N];安徽日报;2009年

2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高瑞泉;依靠现代传统创建学习型社会[N];文汇报;2009年

3 记者 缪志聪;常州率先建学习型社会[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陶婧;开卷有益 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N];南昌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郭璞;电大,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大有可为[N];临汾日报;2010年

6 北京教育考试院院长 王健;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N];人民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丹 朱振岳;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 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通讯员 詹建京 记者 杜弋鹏;北京门头沟区创建学习型社会教育模式[N];光明日报;2009年

9 ;成人教育:为学习型社会做些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陈乃林;发展社区教育与建设学习型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晔林;农民工培训投入决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张爱琴;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邢蕾;成人非正式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格根图雅;蒙古族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何晓莹;工读学校学生欺负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宋文霞;上海市特殊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晶晶;长沙市家长对幼儿实施家庭艺术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栗玲;日本近代女子教育历史进程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殷丽娟;企业在职培训成本分摊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7 汤允凤;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8 谈龙河;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希坤;推动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科技动力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程立;论学习型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61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861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b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