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12:13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
【摘要】: 我国以农立国,几千年来,农业生产滋润着中华的沃土,养育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农业经受兴衰,不断前进,创造了中国古代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也为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中,古代的农业教育功不可没。从神农氏“始教耕稼”和后稷“教民稼穑”开始,以后各代逐步演变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独特领域、丰富内容和特有方法。中国古代的农业教育,是中国古代农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长期以来,不管是农史还是教育史领域,对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研究,,无论是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与其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和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很不相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为指导,尊重历史,尊重事实,采取分析与综合,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通过对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研究,梳理出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主线,总结出现代农业教育应发扬的优秀成果,促进农业教育的不断创新。 全文共由八章内容组成。 第一章 导言 主要描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概述 主要界定了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内涵,论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特点。古代农业教育的对象,农业教育的途径,农业教育的方法,农业教育的内容以及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意义。 第三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起源 本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教育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通过对神农、后稷,《商君书》、《吕氏春秋》等有关农业教育内容的论述,指出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萌芽时期,其萌芽的标志为有了教育者、受教育者,相对集中的教育内容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 第四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形成 两汉时期为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形成时期。本章主要论述了农业教育形成的思想基础、社会条件、主要动力和科技基础。通过对《管子》、赵过、《l>胜之书》、《四民月令》等农书及农业科学家农业教育的阐述,指出了两汉时期的农业教育主要在农业科技教育方面取得进展,具体体现在土壤耕作教育、农田水利教育、农机具教育、作物栽培知识教育、园艺知识教育、蚕桑知识教育、环境生态教育、农业经济管理教育等方面。 第五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为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发展时期,其发展主要表现在《齐民要术》的比较完整的农业教育内容,《耒耜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 经》、《茶经》等专业农书的出现以及唐代兽医学校的创立和兽医教育的发展。本章通 过对以上主要农书农业教育内容的论述,得出了这一时期农、林、牧、副、渔等教育 内容己经基本成形的结论。 第六章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完善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完善时期。 本章通过对((陈剪农书》、《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桑衣食撮要》等农书中农业 教育内容的论述,指出了这一时期农业教育在层次上更注重宏观与微观层次的结合, 手段上注意文字与图画的结合。特别是将图示的手段引入农业教育,增强了古代农业 教育的效果,从整体上提高了农业教育的水平。 第七章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教育进一 步完善时期。本章主要介绍了《农说》、《农政全书》、《补农书》、《知本提纲》等农书 的教育内容。指出明清时期农业教育内容进一步完善的主要标志在于地方性农业教育 的突出;“全农”概念的提出和多种经营技术教育内容的完善。明清时期的农业教育 既是古代农业教育的终结,也是近代农业教育的开端。 第八章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的启示通过对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研究,得出 中国古代的教育形式不应是学校教育的单一形式,而是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两种形 式;内容不是单一的社会意识教育,而是生产技术教育与社会意识教育两个方面;与 此相适应,农业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两条主线。此外,还得出应进一步 发展农业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农业产学研进一步结合以及农业教育要不断 创新等对现代农业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古代 农业教育 农书 农业科技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725
【目录】:
- 第一章 导言13-20
- 1.1 选题背景13-15
- 1.2 研究的意义15-17
- 1.3 研究的现状17-18
- 1.4 研究的方法18
- 1.5 研究的思路18-19
-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19-20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概述20-41
- 2.1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对象20-22
- 2.1.1 农业教育的涵义及其特点20-21
- 2.1.2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对象21-22
- 2.2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途径22-24
- 2.2.1 官方的农业教育22-23
- 2.2.2 农业科学家的农业教育23
- 2.2.3 农民的农业教育23-24
- 2.3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方法24-27
- 2.3.1 问答教育24-25
- 2.3.2 示范教育25
- 2.3.3 推广教育25-26
- 2.3.4 图像教育26
- 2.3.5 歌诀教育26-27
- 2.3.6 函授教育27
- 2.4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内容27-32
- 2.4.1 重农思想的教育27-28
- 2.4.2 农业哲理的教育28-30
- 2.4.3 农政教育30-31
- 2.4.4 农业科技教育31-32
- 2.5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特点32-37
- 2.5.1 最初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33
- 2.5.2 农业教育与人的教育浑然一体33-34
- 2.5.3 注重农业生产的技术性教育和经验性教育34-35
- 2.5.4 精耕细作-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特色35-36
- 2.5.5 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教育36-37
- 2.6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意义37-41
- 2.6.1 促进农业的发展37
- 2.6.2 促进传统农学的发展37-38
- 2.6.3 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38-39
- 2.6.4 农业文化的意义39-41
- 第三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起源(先秦时期)41-60
- 3.1 古代农业教育的起源41-42
- 3.1.1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41
- 3.1.2 教育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41-42
- 3.2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萌芽42-43
- 3.3 神农和后稷的农业教育43-47
- 3.3.1 神农43
- 3.3.2 后稷43-47
- 3.4 《商君书》的农业教育47-52
- 3.4.1 加强农业的法令教育47-49
- 3.4.2 农战思想教育49-50
- 3.4.3 农业教化与管理功能的教育50-51
- 3.4.4 农业经营规划和管理思想教育51-52
- 3.5 《吕氏春秋》的农业教育52-58
- 3.5.1 农业的哲理教育52-53
- 3.5.2 物候、天象教育53-54
- 3.5.3 农业技术教育54-55
- 3.5.4 重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教育55-56
- 3.5.5 重农思想教育56-57
- 3.5.6 环境和生态保护教育57-58
- 3.6 简短的结论58-60
- 第四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形成(两汉时期)60-100
- 4.1 西汉时期农业教育形成的基础60-62
- 4.2 《管子》的农业教育62-74
- 4.2.1 《管子》的成书年代62-63
- 4.2.2 重农思想教育63-64
- 4.2.3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64-66
- 4.2.4 农业技术教育66-73
- 4.2.5 农业生态教育73-74
- 4.3 赵过的农业教育74-76
- 4.3.1 代田法的教育推广74-75
- 4.3.2 发展和推广牛耕75-76
- 4.3.3 耧车的发明与推广76
- 4.4 《l>胜之书》的农业教育76-90
- 4.4.1 重农和荒政思想教育77-78
- 4.4.2 农业经营和管理教育78-80
- 4.4.3 农业技术教育80-90
- 4.5 《四民月令》的农业教育90-99
- 4.5.1 农业概念的教育91-93
- 4.5.2 以农业生产为主,多种经营的教育93-95
- 4.5.3 人力资源的管理教育95-96
- 4.5.4 经商致富教育96-97
- 4.5.5 家庭理财和济贫救困教育97-98
- 4.5.6 重视知识的教育98-99
- 4.6 简短的结论99-100
- 第五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100-146
- 5.1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教育发展条件100-101
- 5.2 《齐民要术》的农业教育101-132
- 5.2.1 重农思想教育102-103
- 5.2.2 重视农业教育的思想103-105
- 5.2.3 勤勉与节俭的教育105-106
- 5.2.4 耕作技术教育106-113
- 5.2.5 时宜和地宜教育113-115
- 5.2.6 蔬菜栽培技术教育115-117
- 5.2.7 树木栽培技术教育117-122
- 5.2.8 畜牧兽医教育122-126
- 5.2.9 食品加工技术教育126-129
- 5.2.10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129-132
- 5.3 隋唐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132-134
- 5.4 《四时纂要》的农业教育134-137
- 5.4.1 重农思想教育134-135
- 5.4.2 农业技术教育135-137
- 5.5 《耒耜经》的农业教育137-138
- 5.6 《茶经》的茶学教育138-142
- 5.7 全面发展的兽医教育142-144
- 5.7.1 唐代的兽医学校142
- 5.7.2 唐代的兽医教育内容142-144
- 5.8 简短的结论144-146
- 第六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完善(宋元时期)146-182
- 6.1 宋元时期的农业与农业教育概况146-147
- 6.2 《陈e膳┦椤返呐┮到逃
本文编号:900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900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