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工作的视角看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
本文关键词:从社会工作的视角看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
【摘要】:外来务工人员从农村进入到城市,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参加教育培训必然会遇到一般市民不曾有的困难。在我们的调查和实践中发现外来务工人员一方面有着强烈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对于接受教育培训在许多方面还面临重重困难。社会工作是主要针对弱势群体的专业化、制度化的助人活动,应把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纳入社会工作的范畴,把教育培训和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技巧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外来务工人员 教育培训
【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课题编号RCJ307001
【分类号】:G726
【正文快照】: 社会工作是主要针对弱势群体的专业化、制度化的助人活动。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本身就属于一种社会工作,它包括对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意义和培训需求的分析和论证,向政府和其它社会部门呼吁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对社会的宣传,分析外来人员的需要和存在问题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6期
2 黄祖辉;许昆鹏;;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德玉;黄雪梅;周相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对农民外出打工现象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2 韩大元;;中国宪法文本上“农民”条款的规范分析——以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权利为例[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3 丛晓峰,唐斌尧;转型期残疾人社会支持的实践模式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左鹏;张静;;单亲家庭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以某大学女生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张林山;;城镇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丁宪浩;;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10期
7 于伟;秦玉友;;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于永慧,林勇虎;关于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网在体育领域研究中的新视角评述和探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9 龚维斌;;协调阶层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李颖;周敏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思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郅玉玲;;和谐社会与健康老龄化[A];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郅玉玲;;老年妇女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一项基于浙江省的分析[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严霄云;魏钦恭;;从“自在”到“自为”: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的维权历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彭何芬;陈浩;;从社会工作的角度谈老年人丧偶和危机干预——对一家庭悲剧个案的反思[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永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蔡志海;农民进城[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胡俊波;禀赋、不确定性与转型期农村劳动力转移[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赵树坤;社会冲突与法律控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熊彩云;农民工定居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杨玉华;国际贸易的就业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黄水木;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模式与调控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彦;中小学生社会支持特点的初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轶;农村0~3岁儿童母亲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郑思明;青少年社会网络结构及其对人际关系影响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艳;西安国有企业退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勤峰;军校学员人格倾向和社会支持与应付方式选择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游洁;大学生归因风格、价值观和寻求社会支持与帮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峧;单亲家庭幼儿的社会支持系统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管向梅;中国青少年犯罪预防与矫治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杨奎臣;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理念与方式创新——社会支持的预防功能及对策构建[D];中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2005年02期
2 王涤;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单;;李维榕:影响孩子成长的三个系统[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1年06期
2 毕树沙;;增权视角下的社区老年教育[J];神州;2011年11期
3 薛涌;;女儿的万圣节[J];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15期
4 许巧仙;施国庆;;社会融合视角下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07期
5 郭德华;;用马克思的全面发展观构建中国大特教理念[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05期
6 唐踔;;近年来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1年19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明华;;新国富论:农民工教育发展是基本的国家利益,,是中国未来的国富源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2 陈诗达;;教育培训制度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因素分析[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成人高等教育走进大型企业的成功实践——小记张江中芯国际办学点[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汪敏生;丁新民;蔡翔;王仁_g;;汇集城乡文化精华 构建上海和谐城镇——以上海为例看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外来务工者享受应有的教育权利[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陈诗达;;教育培训制度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6 赵卿敏;;中国社会变迁和成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伟娜;;当代中国社会中间阶层与成人教育[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曾菊子;120名外来务工人员从“成人小学”结业[N];昆明日报;2008年
2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许亚南;外来务工人员与电大开放教育[N];宁波日报;2008年
3 记者 吴轶群 通讯员 沈琴 梁铮;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技能培训全面铺开[N];嘉兴日报;2006年
4 记者 郭易楠;长宁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N];上海科技报;2007年
5 ;五华区外来务工人员教育服务管理体系研究报告(节选)[N];工人日报;2006年
6 记者 吴轶群 通讯员 余永祥;3万多人获初级职业资格[N];嘉兴日报;2007年
7 苏军;让外来务工人员享受终身教育[N];文汇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陈彦 通讯员 饶长春 李艳娟;3年将培训约140万人[N];中山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 徐志良 记者 陶克强;平湖工地学校全方位提升民工素质[N];嘉兴日报;2008年
10 闻泉新;打造培训基地 服务外来人员[N];嘉兴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瑾;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探究[D];西北大学;2012年
2 李永泰;重庆市贫困地区农村残疾人教育扶贫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朱笋;工读学校学生自我同一性培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苑国栋;需求导向视角下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邢岩;社会工作方法在改善流动儿童亲子关系中的运用[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李晴;智障人士社区化服务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7 孙慧;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左斌营;福州市外来农民工继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雨露;良好亲子关系构建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55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95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