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高校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01 22:16

  本文关键词:高校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成人教育 教师 职业倦怠


【摘要】: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无论对其自身还是对其工作都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本文以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成因,探讨预防及缓解的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成人教育教师和成人教育事业的深入关注。
【作者单位】: 潍坊学院;
【关键词】高校成人教育 教师 职业倦怠
【基金】:潍坊学院立项资助课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项目号:2008S23)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724
【正文快照】: 一、高校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职业倦怠是健康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人际关系和工作压力不能有效应对而表现出的工作厌倦、态度冷漠等身心综合症。教师职业倦怠通常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即教师因不能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单玉;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J];江苏高教;2004年02期

2 肖福莲;;成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J];江苏高教;2006年05期

3 杜一菲;张彦;;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及干预[J];石油教育;2006年06期

4 周彦良;;普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克服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风兰;段洁;阿不都·克依木;;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J];搏击(体育论坛);2009年04期

2 郭风兰;段洁;阿不都·克依木;;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与成因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09年06期

3 吴增基;;制度流于形式的原因分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4 钭启升;;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5 单玉;王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自觉和理论志气[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6 马海良;葛江丽;吴庆平;;高校中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2期

7 王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自觉和理论志气[J];教学研究;2007年02期

8 王晓英;李鹤;;吉林市三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7年29期

9 罗小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目的与方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0期

10 张继培;;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健生;大学场域中师生话语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段冬梅;包头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源—工作控制感—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贾秀丽;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思考[D];中北大学;2010年

4 史雍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压力现状与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晓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性缺失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张小文;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关系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7 潘传新;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及社会工作干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晓东;内蒙古城市高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晓英;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丁俊兰;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强,陈平原,孙立平,赵晓力,张鸣,李陀,于江生,唐晓峰,刘北成,张鸣,高远东;大学改革 路在何方?[J];读书;2003年09期

2 邱柏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1期

3 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4 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5 蓝秀华;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J];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克中;课程改革与教师的职业倦怠[J];江苏教育;2004年19期

2 曾广梭;;巧妙寄情,走出职业倦怠的泥潭[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2期

3 刘永兴;张敏;;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Z1期

4 王莉;王俊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社会支持的关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丁玲;赵佩瑾;张杰;吴芳;;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研究综述[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王真;;浅谈教师的职业倦怠以及应对策略[J];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7 杜娟;刘喜香;;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03期

8 曾兰;黄红兰;;浅谈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J];广西教育;2011年16期

9 覃兵;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审视与思考[J];职教通讯;2005年09期

10 王楠;应对职业倦怠,教师您准备好了吗[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守珍;朱明军;;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孟丽丽;司继伟;王冬梅;;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杨桂菊;陈艾华;;医护群体社会支持系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王新青;余文斌;;青岛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6 李冰;卢家楣;;上海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蒋慧琳;许家丽;黄海燕;顾超琼;;广西护理骨干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8 王树珍;赵琦;李曙光;;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护士条列》解析培训会、中华护理学会2008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殷小川;薛祖梅;;竞技运动教练员职业倦怠量表的结构效度检验[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魏心;战伟根;于焕芝;;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解决途径[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梅县教研室 冯汉青;远离职业倦怠 成就职业梦想[N];黄冈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张雯婧;教师:我们也得减减负![N];天津日报;2009年

3 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初级中学 沈寿鸿;重燃教师的教育激情[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声宏;职业倦怠症成了都市“流行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范占英;《职业倦怠自治手册》讨论员工心理调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6 高青县实验小学副校长 曹德霞;和谐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主讲人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教授 朱永新 本报记者 任松筠 整理;把教师生涯锻铸成隽永的传奇[N];新华日报;2009年

8 周淑君;瑞士的现代病:职业倦怠症[N];中国社会报;2005年

9 金永红;医生,最易出现职业倦怠[N];健康报;2006年

10 西丰县教师学校 贺百健 西丰县第一中学 王晓燕;如何有效应对教师的职业倦怠[N];铁岭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明寮;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主管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暨因应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芳;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5年

2 高岚;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家平;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崔杨;北京市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关系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黄敏姣;中学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江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成效的关系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荩桢;武汉市中小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朱燕;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冬梅;中小学教师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及三者对职业倦怠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邵雅利;新手—熟手—专家教师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55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955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1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