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龙江省民族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
本文关键词:关于黑龙江省民族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黑龙江省民族中小学教育 成绩 问题 对策
【摘要】:黑龙江省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的边疆省份,民族中小学教育成绩显著,但也存在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民族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双语师资短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确立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民族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强民族教育的生命力、发挥民族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等对策。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
【关键词】: 黑龙江省民族中小学教育 成绩 问题 对策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黑龙江省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的边疆省份,现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2%。建有一个民族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个城市民族区(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目前,满、回、朝鲜、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柯尔克孜和锡伯等10个世居少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钢,张会兰;美国文化传统浅探[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顾明远;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3 李剑;五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4 胡劲松;20世纪德国的文化特质及其教育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曹能秀,王凌;论日本文化对教育荒废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朱志平;对新世纪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的思考——从加拿大中学汉语教材编写所想到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杨绛梅,周宇,董官清;自由教育理念与职业体育价值观的互动与融合——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基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辛丽春;论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王凤杰;;论“拿来的”日本文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张男星;论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变革——来自20世纪末的教育震撼[J];俄罗斯研究;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骆彤;;我国民族音乐走向何方[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朱志平;;对新世纪汉语教材的思考——从加拿大中学汉语教材编写所想到的[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朱志平;;海外中小学汉语教材的任务[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2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8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漠琳;西方“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何静;青少年人格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熊仕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倪胜利;中学民主教学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何志魁;西部大开发中贡山县独龙族怒族传统文化保存的教育策略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晓义;筑波大学体育学群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彩芸;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徐雯;校本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美国、澳大利亚和香港校本管理实践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朱成科;日本青少年道德危机的前提性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苏U,
本文编号:956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956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