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查
本文关键词:青海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查
【摘要】:为了解青海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本研究对青海省西宁市及51个县的122名学科任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受到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青海省民族地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展开,学校领导对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支持力度有所增加。
【作者单位】: 青海民族大学物电学院;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青海省 民族地区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一级子课题《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数据库的建立研究》(项目号:08JZD0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
【分类号】:G635.1;G434
【正文快照】: 一、问卷设计与样本情况本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青海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结合青海省的实际情况和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因素,笔者从教师的基本情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教师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态度、学校领导的支持力度四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本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长著,俞树煜;西北民族教育信息化进程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2 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1期
4 张诗亚;析教育技术发展的两个误区[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2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呈林;;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调查及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0期
2 杨晓辉;内蒙古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现状评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林谋锦;;高师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缺失的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4 斯琴图亚;;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5 查小红;;中美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异同分析[J];成功(教育);2007年12期
6 张志祯;;从教师的教育技术观看教育技术培训[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3期
7 李华;杨伟民;;中美信息化教育之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8 王怀武;张榕玲;郭朝明;赵国庆;;甘肃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之对策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9 张忠华;;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10 曹晓明;林君芬;;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活动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江华;;田野工作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价值及其应用[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树煜;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云虹;军队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6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兆海;创新推广共同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瑞;Google协作平台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卜红丽;新课程理念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D];鲁东大学;2009年
4 薛国强;基于混合学习的初中“研究性学习”课设计与应用[D];河北大学;2010年
5 陈邦泽;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蔡进;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资源设计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俊;基于CETS的教师培训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建军;甘肃省白银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丽;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的甘肃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先成;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红霞;21世纪民族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措施构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刘瑞儒,李军靠;欠发达地区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对策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1期
3 曹红霞;关于加快民族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4 顾华详;西部实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5 谭振平,王茂坤;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状况概述[J];山东电大学报;2002年02期
6 顾华详;西部实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上)[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顾华详;西部实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王铟;朱京曦;刘莉;乌美娜;;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3期
9 张建伟;师书恩;苗逢春;杨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研究(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2期
10 段奎;对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实施策略的思考[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春;许志强;;关于灾后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重建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7期
2 刘文祖;李继晓;蔡成瑛;;青海高校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年03期
3 黄艳;;以三个“突出”增强民族地区党报竞争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06期
4 彭文海;;民族地区党报如何提高舆论引导力——以湖南湘西州《团结报》为例[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6期
5 邓鹤;;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中心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18期
6 罗彬香;农秋色;;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立特色文化数据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7 于翔;;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二题[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8 乌琼芳;;民族地区新闻媒体传播力提升的空间[J];新闻爱好者;2011年12期
9 ;地方[J];互联网天地;2011年07期
10 黄翠华;;论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培养[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贤惠;;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A];贵州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论坛文集[C];2009年
2 吴秀荣;蒙锡廷;;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兴旺[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3 王芳恒;;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对策和设想[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4 黄东英;;民族地区的新闻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5 杨一星;;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初探[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6 普同金;;对民族地区提供国家帮助的政策战略[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晓鹰;陈光建;;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和机遇——生态移民和城镇化推进[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王红梅;;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内在矛盾及实现矛盾转化的意义[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9 伍海峰;;民族地区推进电子政务的难点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龙威;李红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与变革——基于湖南省17个民族县市区教育数据的分析[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楚敬 韩江洲 周海亮;为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胡建华;努力构建和谐民族地区[N];光明日报;2005年
3 龚泽轩;民族地区引资应“热而有序”[N];团结报;2005年
4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名单[N];青海日报;2008年
5 记者 姚斌 青轩理;青海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在西宁召开[N];青海日报;2008年
6 李月娟;青海省石研究文化会成立[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吕志勇;情注民族地区 心系贫困群众[N];乐山日报;2008年
8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N];青海日报;2008年
9 中央党校民族宗教理论室 鉴新;民族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和目标[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闵教思;四部门联合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工作[N];中国民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友强;经济转型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吴琼;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族协调发展[D];新疆大学;2010年
3 安晓镜;民族地区初中阶段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鄢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张爱琴;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吴爱华;社会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朱玉福;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法规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李刚;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汪中华;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艳艳;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芳;民族经济政策对民族地区企业的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邬薇;民族地区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程鹏;主体功能区划分下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刘纪年;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卢贵子;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才发展战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郑奇勋;民族地区法律信仰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8 刘志江;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的教育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李塔娜;规范的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刘伟;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廉政文化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41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4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