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更多相关文章: 生活变动事件 问卷调查 统计学 精神卫生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目的编制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为广大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者提供适宜的研究工具。方法结合文献综述、半结构式访谈等方法编制问卷,在某市3 732名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中应用,同时运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和抑郁症状。综合运用t检验、相关系数等8种统计学方法及专家评议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同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经过项目分析,最终形成5个维度43个条目的问卷。该问卷的重测信度、Cronbachα系数、分半信度分别为0.891,0.923和0.880;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与焦虑和抑郁自评得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5和0.512(P值均0.01);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问卷模式与理论构想一致。结论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可作为评价中学生生活事件的有效工具,但仍需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关键词】: 生活变动事件 问卷调查 统计学 精神卫生 学生保健服务
【基金】: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编号:2006AA02Z427)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7年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编号:SY200703)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准确评价这一群体的生活事件。为此,国内外的研究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国外问卷或量表条目的设置相对较少[1-4],过于强调急性或重大事件的影响;也有的所列事件过于细致,如W ill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2 廖喜明;刘治民;;广州市中学生应激反应状况调查与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郑全全,陈树林;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4 梁宝勇 ,黄盈 ,马丽莉;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5期
5 王宇中,冯丽云,王志铭,李克均,张国强,杨中华,肖战峰,何文高,王保娣,薛志芬;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4期
6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2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梁宝勇,郝志红;《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3 卓秀慧,洪琦,罗小杏,梁纯,叶翠容;深圳部分青少年焦虑情绪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2期
4 覃干超;高师学生应激生活事件状况的调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温文沛,郝元涛,徐琦,王维勇,刘国标,苏汝钊,许翠萍;肺结核病人健康行为量表初步编制与评价[J];广州医药;2005年04期
6 冯丽云,吴作勇,李克均,王志铭,王宇中,李炽民,王爱英;对青年学生生活事件的调查研究[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7 梁建华;彭智勇;许文东;林国彬;宋晓容;;青少年哮喘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特点的对比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8 王云霞,万明钢;西北初中生应对方式初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潘建男!310013,郑胜圣!310013,郑全全,陈树林;城市中学生应激源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10 师晓宁,刘晓红 ,李川云 ,徐燕;大学生应激源评定现状及思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任弘;体质研究中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芳;局级领导者群体整体效能的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坚;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贺远琼;企业整合市场环境与非市场环境的行为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杰;教师问题行为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张妍萃;大学生宿舍气氛调查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7年
3 葛长兴;初中生学校心理压力源的调查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丹凤;小学生成功发展素质评定量表的编制[D];山西大学;2004年
5 黄盈;大、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学军;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创造性、未来成就能力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7 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9 杨梦竹;上海市青少年PTSD状况调查及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金钊;上海市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先明,陈小敏;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龙晓东,廖湘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者人格特征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5期
3 师晓宁,刘晓红 ,徐燕 ,李川云;心理测验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4 董晓倩;高二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和焦虑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5 宫梅玲,王连云,雷英华;高校图书馆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扰中的作用[J];泰安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6 居文,林章恩,张振华,陈丽萍;福州市大学生性格与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1997年03期
7 郑全全,陈树林;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8 谭和平;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编制研究[J];心理科学;1998年05期
9 田宏碧,陈家麟;中国大陆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十年的述评[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10 张瑶,宋维真,姚林,夏朝云,冯而娟,张宗卫,郭艳容,于彦英,邹之光;生活事件、性格对某些心身疾病的影响的调查分析[J];心理学报;199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峥峥;;农村中学生生活事件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6期
2 张爱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吕雅;杨漫欣;;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体像概念与社交效能感差异性比较[J];校园心理;2011年04期
4 王国诚;;当代高等职业大学生自我和谐现状调查[J];校园心理;2011年04期
5 高志奎;;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乐观人格特质的中介效应[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7期
6 刘丽琼;肖少北;;受欺负小学生求助心理与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6期
7 范引光;潘海峰;张志华;张宁;王超;叶冬青;;医学生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应付方式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7期
8 凤尔翠;高素琴;刘艳青;魏世敏;;某医科院校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7期
9 王寅谊;宋晓兰;;心智游移及其相关现象的测量[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苏小路;;家长对儿童躯体虐待行为的认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君;;《多维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何元庆;;1196名大学生应对风格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文武;吕梅;杜亚松;;12-条目攻击问卷(AQ)的信、效度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许丹;李强;王程程;;准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方式及其与从业意愿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俊茹;;教师的激励风格与学生内部动机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许丹;李强;;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班学员的职业动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付春江;陈莉;;出租车司机信任他人、应付方式与焦虑的相关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梦霞;董朝辉;谭水桃;;中学生心理复原力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艺敏;蒋艳菊;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的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唐燕;;后SARS时期从问卷调查看学生理想——针对部分学生理想困惑提出的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欧 编译;忙让人更快乐[N];科技日报;2010年
2 编译/王金元;男人为何更具复仇感[N];北京科技报;2006年
3 ;为什么星期一更让人觉得累?[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宁文;宁夏开热线治疗网瘾 心理医师服务青少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邵珍;“心灵港湾”遍布27个居民区[N];文汇报;2008年
6 冯卫东;自杀意愿的产生与吸烟有关[N];科技日报;2008年
7 蒋小军;心理健康不可忽视[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威海一成中学生染上重度网瘾?[N];威海日报;2007年
9 郭新文邋程守勤;家庭是否完整对青少年心理影响巨大[N];家庭医生报;2007年
10 记者 刘永新邋通讯员 张泉水 吴东星;宝安全市首开区级心理危机救助[N];深圳特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岚;心理生活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胡克祖;3~6岁幼儿好奇心结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娟;适应取向的时间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武忠刚;越南青少年人格特征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勇;青少年危险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部分神经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明珍;中学生社会智力的问卷编制及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郑平;新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3 陈晖;中学生家庭环境问卷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文文;患者对医态度问卷的编制及其对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0年
5 杨文姬;攻击问卷(修订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谢威士;大学生谦虚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左银花;个人生活方式问卷的编制[D];武汉体育学院;2012年
8 刘鑫;大学生虚拟内疚问卷的编制及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申娟;高创造性管理者特征模型的建立及测查问卷的研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会青;大学生移情问卷的编制及其与感戴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85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8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