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青少年“网络成瘾”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24 04:34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网络成瘾 影响因素 健康上网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青少年网民已是第一大用户群体。但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却成了让人忧心的问题,据我们多项研究的结果,其比例约为5.40%;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思维、分离—个体化过程、虚拟自我、自我认同、依恋关系、人格、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生活压力等与其互联网服务偏好、"网络成瘾"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我们也编制了"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青少年健康上网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内容分析,提出了青少年健康上网的评价指标。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成瘾 影响因素 健康上网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08JAXLX015)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互联网在中国开始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人数已达3.84亿人(CNNIC,2010-01),稳居全球第一,其中10~19岁人数占总数的31.8%,约1.22亿人,是中国网民的第一大用户群体。但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8.9%,尚有很大发展空间。互联网一方面给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洋;雷雳;柳铭心;;青少年责任心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6年04期

2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3 雷雳;杨洋;柳铭心;;青少年神经质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6年03期

4 雷雳;杨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J];心理学报;2007年04期

5 雷雳,李宏利;青少年的时间透视、人际卷入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年03期

6 李宏利,雷雳;青少年的时间透视、应对方式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2期

7 杨洋;雷雳;;青少年外向/宜人性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2期

8 郑思明;雷雳;;青少年使用互联网公众观之健康上网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严以德;;职校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的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3 张涛;李祚山;;中学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关系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周爱保;茄学萍;刘锦涛;;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之关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5 刘凌霜;;高职医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刘朝莹;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卫根泉;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夏凌翔;试论心理学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谢琴;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校别、性别及焦虑水平差异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王云霞,万明钢;西北初中生应对方式初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田宝;高中生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模式和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董会芹;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杰;教师问题行为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孔祥荣;初级水平留学生汉语听力课堂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吴飞;不同人格中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静;大学生应对能力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伦琼;中职生自卑心理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彦;中小学生社会支持特点的初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馨琦;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人际压力及情绪反应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向守俊;初中生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郑桂芳;三所不同类型中学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卫春;初二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雷,冯聪;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我同一性相关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周晖,钮丽丽,邹泓;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3 冯永辉,周爱保;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1期

4 张兴贵,郑雪;青少年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2期

5 张卫东,黄伟清,叶斌;应对的多测评维度的鉴别分析[J];心理科学;1998年01期

6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7 张雨新,方新;大学生应付策略的适应性和身心症状[J];心理学报;1990年02期

8 黄希庭,郑涌;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I.心理结构方式的投射测验[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9 李育辉,张建新;中学生人格特质、主观应激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年01期

10 雷雳,李宏利;青少年的时间透视、人际卷入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书萍;;失败的交易——聆听一位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声[J];大众心理学;2006年03期

2 杨彦平;胡雁;;网络成瘾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J];大众心理学;2003年09期

3 王晟;;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4 刘勤学;方晓义;周楠;;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刘学兰;李丽珍;黄雪梅;;家庭治疗在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董蒙;;网络——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途径[J];教育探索;2011年08期

7 杨芙蓉;;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时间管理倾向和网络成瘾的相关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8 高晚欣;李冰;;大学新生网络监管问题探究——哈尔滨工程大学新生网络成瘾情况调查报告[J];教育探索;2011年08期

9 孙岩;;浅析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10 张小军;田秀云;董永红;;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网络成瘾性的心理咨询方法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满林;刘晓红;;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干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拓书;;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实施综合防治的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胡乐;余林;;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戒网瘾动机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敏;范征莉;;两种网络成瘾分组标准下的MMPI测试结果分析[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5 李秋丽;潘淑均;;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使用行为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纯姣;;上海大学生网瘾实证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李小雁;丁养斌;曲敏;;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分析及行为矫治[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思宁;;第二十一讲 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分析[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9 朱坚;孔匡建;;箱庭疗法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陶然;黄秀琴;李邦合;姚淑敏;张英;张慧敏;戴玲;;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华;建立合格的青少年健康教育网站[N];中国医药报;2000年

2 ;这个“1”字意义何在[N];解放日报;2007年

3 顾一琼;上海首开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矫治特训营[N];中国社会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曹滢 实习生 陈茜;网络成瘾也是病[N];经济参考报;2006年

5 王瑜;让每名青少年健康生动地发展[N];工人日报;2010年

6 记者 张冲;关心青少年健康 促进足球事业发展[N];保健时报;2003年

7 王鹤 卢文洁;解网瘾:社会应创造更多“宣泄”渠道[N];广州日报;2007年

8 张磊;家庭疗法拯救网瘾孩子[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杨炳珑 高一村;帮助青少年预防和戒除网瘾[N];中国社会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小玲;孩子管不住自己情绪[N];四川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马广水;基于系统动力学大学生心理安全预警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洁;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2 管立群;大学生网络使用的自我决定特点及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姚婷;心理健康对高职生网络成瘾影响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吴欢欢;不同网络成瘾程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刘炜;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精神状态关系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彦平;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鑫;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标准设定及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江;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9 雷鸣;心理辅导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10 代美霞;中职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87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87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e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