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357名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气质类型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3:17

  本文关键词:357名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气质类型关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际关系 焦虑 气质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气质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交恐怖症量表(SPIN)和气质测验,无记名问卷法。结果男女生在气质倾向的各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学生有黏液质倾向者多于城市学生,城市学生有多血质和抑郁质倾向者多于农村学生;非独生子女多血质和抑郁质倾向明显多于独生子女;在所有气质类型中,抑郁质学生社交焦虑的检出率最高。结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抑郁质气质类型关系密切。
【作者单位】: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生处;
【关键词】人际关系 焦虑 气质 学生保健服务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气质是一个人固有的、内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突出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方面的动力特点。这种动力特点,反映一个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心理学家通常把人的气质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和黏液质,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心理活动的方式和程度不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芳;李松;;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烈敏;关于气质类型与相对学业不良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2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葛明贵;健全人格的内涵及其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李明俊;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李巍峰;对篮球优秀组织后卫选才的探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马勇;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贾玉梅;大学生气质类型的调查与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8 徐诚;王艳红;;数据挖掘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电大理工;2005年04期

9 冯海英;;从探究式教学谈教师的能力结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洪琦,姚凯南,刘灵;8~12岁儿童气质量表的修订和标准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怡;;论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之职责[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丁彪;企业领导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何见得;人才资源开发有效对策基础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4 杨慧芳;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文;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秀君;学习成功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胡克祖;3~6岁幼儿好奇心结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其华;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尹盛焕;中国消费者对韩国产品选择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茂祥;走班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初探——兼论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学习的有效教学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蔡丽红;当前中学生择业心理调查及现状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榕芳;4-5岁幼儿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晏海珍;《吕氏春秋》“人欲”与“用人”心理思想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门学泳;五年制师范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卢少兵;英语听力教学对学生智能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南昌;基于多元智能(MI)的个性化学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马天梅;关于内-外倾与记忆保持间隔交互作用的一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谢慧峰;油画创作个性的当代意义[D];山西大学;2003年

10 胡瑜;温州市寄托儿童人格及其它心理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文凤,丛中;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2 杨明辉,黄高贵,杨文华,何如宽,阮成昌,王孝德;中师生考试焦虑与应付方式和自我接纳的相关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3 韩磊;王鹏;高峰强;;青少年人格特征与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隽;;357名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气质类型关系的研究[J];中国校医;2010年07期

2 黄金旺;怎样摆脱信息焦虑[J];企业文化;2002年02期

3 闫晓娜;;自我分化理论及其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3期

4 邓自鑫;郭成;王金花;;我国留守儿童焦虑与孤独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5 章虹;姚艳;;大专生焦虑、抑郁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02期

6 井坤娟;;高职护生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邹小英;;一则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J];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Z1期

8 刘金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10期

9 张河川;;青少年烟酒滥用与自尊、焦虑、抑郁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10期

10 章剑和;;淡化痛苦 减轻焦虑[J];大众心理学;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春华;;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刘满兴;;服刑人员狱内人际冲突问题团体咨询的案例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文娟;;1148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陶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佘福yN;;心理咨询案例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嘉雯;用真诚绾结起人际关系 [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常艳 周臻 采访整理;心,总是依偎阳光[N];安庆日报;2009年

3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德吉措姆;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西藏日报;2010年

4 记者 孙晓玲;学业 恋爱 人际 求职[N];鞍山日报;2010年

5 市委常委 军分区政委 常文林;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心理人格[N];潮州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金健;鞋厂里有锅“心灵鸡汤”[N];东莞日报;2008年

7 姜堰市第四中学 胡大进;初中阶段优秀生心理问题探究[N];江苏教育报;2009年

8 思思;嫉妒是影响交往的大障碍[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9 本报记者 彭芸;她们为何不愿长大成人?[N];中国妇女报;2010年

10 记者 陈猛;孩子的心灵需要小心呵护[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妙;台湾地区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现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树婷;高中生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和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颜桂梅;高中生和谐人际关系、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郝世君;电子对抗兵人际关系特点及教育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5 公桂兰;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焦虑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淑珍;焦虑与执行功能子成分关系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馨琦;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人际压力及情绪反应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亭亭;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蒋洪波;人际关系状态形容词模糊赋值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贾淑芳;人际信任在大学生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中的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083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083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0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