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教育信息化自组织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8 17:20

  本文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自组织现象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信息化 自组织 绩效


【摘要】:本文从系统观、生态观的角度入手,论述了教育信息化进程就是自组织过程的观点,结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诸多现象介绍了教育信息化自组织的特征和机制,包括开放系统、原理平衡态、非线性机制、涨落、竞争与协同五个方面,并指出从传统的"他组织"走向自组织乃是解决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提升绩效的必由之路,自组织将是今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特征。最后,文章提出了从有序度和熵的角度来认识、构造和运行教育信息化的思路。
【作者单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自组织 绩效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学应用教育技术的绩效研究”(课题编号:06SJY009)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同时伴随着社会转型、教育改革及整个社会信息化的进程[1]。回顾国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的计算机学科教学;(2)8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荣怀;江新;张进宝;;创新与变革: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4期

2 卢建筠;;自组织教育与他组织教育的理论差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3 曾国屏;系统进化观与可持续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王崧;;论网络学习系统的自组织机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黄献松;;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自组织理论分析[J];唐都学刊;2006年05期

6 李志春;;创造性思维的自组织机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武艳君;刘丽晶;;论虚拟社区的自组织现象[J];系统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8 师汉民;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关于制造哲理的沉思[J];中国机械工程;2000年Z1期

9 王晓芜;;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教育信息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联蓉;王利明;;破窗理论与大学班级管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孙显元;;二元 多元 和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钱益春;;耗散结构理论在旅游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4 叶春;陈志永;;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民族村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5 李致重;;科学地认识阴阳五行[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张靖;刘维平;王锋;;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驾驶中人因失误分析研究[J];安全;2011年03期

7 姜凌;潘锦云;;电子商务平台:企业集群升级的实现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8 胡涛;;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和建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9 李忱,李颖明;企业经营战略协同机制的系统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潘学峰;傅泽田;;农村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机制分析[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旭;朱立;;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变迁:问题与挑战——一个系统理论的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赵志勇;;论学科交叉的自组织机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赵扬;;自主系统结构性能控制论参数[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任世贤;;最小熵原理和网络最小熵原理[A];贵州工程项目管理论文集[C];2006年

5 胡志高;;网络时空格局的特点[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6 郝云宏;李文博;曲亮;;企业集成创新系统的深层耦合机理及其复杂性涌现[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谭人中;;管理学基础理论的哲学建构(之二)——再论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对象”[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谭人中;;管理学基础理论的哲学建构(之三)——秩序管理理论的构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谭人中;;管理学基础理论的哲学建构(之四)——简论管理学规律、文化之理论关系[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荣涛;孙宇;彭强;;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分析[A];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非;装配制造系统复杂特性建模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宗奉;生态学视角的农民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周莹;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及其系统失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萧毅鸿;基于本体的复杂决策任务表示方法与求解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涛;批处理过程生产调度自组织优化方法[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张延平;区域人才结构动态适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玲;基于复杂性范式视角的科学发展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谷小科;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系统论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3 肖丽群;城市交通与住宅开发协调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郁建华;自组织理论视域下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D];苏州大学;2010年

5 汪磊;基于能量原理的岩石边坡稳定性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6 何菲;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机制与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永;基于协同管理的中石化企业信息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陈,

本文编号:1109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09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2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