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理控制源对高中留守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自尊、心理控制源对高中留守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摘要】: 留守学生和学业成绩的研究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热门研究内容。学业成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自尊、心理控制源两个变量,深入研究自尊、心理控制源的发展特点及对高中留守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采用自尊量表(SES)、内控性、机遇及有势力的他人量表(IPC)对赣州市537名高中留守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应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的技术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了如下主要结论: (1)高中留守学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的得分、学业成绩属于正态分布。 (2)高中留守学生在心理控制源的他控因子和不可控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理科学生的心理控制源比文科学生更倾向于他控和不可控;在学业成绩和心理控制源的三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留守学生的学业成绩优于男留守学生,留守男生的心理控制源比女生更倾向于内控和他控、不可控。 (3)高中留守学生在他控因子上存在显著的留守经历差异,父母一直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的心理控制源比父母高中以前在外打工留守学生更倾向于他控;高中留守学生的留守经历在学业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高中以前和高中以后在外打工的成绩优于父母一直在外打工的。 (4)高中留守学生在心理控制源的三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高一留守学生的心理控制源比高三的留守学生更倾向于内控和他控;高一留守学生的心理控制源与高二留守学生相比,更倾向于他控和不可控。 (5)高中留守学生在心理控制源的三个因子及学业成绩上均均存在显著的高低自尊差异,高自尊水平留守学生的心理控制源比低自尊留守学生更倾向于内控,高自尊水平留守学生的学业成绩比低自尊留守学生更优秀;相反,低自尊水平的高中留守学生更倾向于他控,学业成绩更差。 (6)自尊与学业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自尊与内控成显著的正相关;自尊与他控和不可控呈显著的负相关;心理控制源的三个因子与学业成绩不存在显著的相关。 (7)自尊、心理控制源对学业成绩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学业成绩上,自尊可以作为学业成绩的预测因素,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8)自尊对心理控制源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自尊可以作为内控与他控的预测因素,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9)自尊对学业成绩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内控与他控通过以自尊为中介对学业成绩产生间接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自尊 心理控制源 高中留守学生 学业成绩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9
- 第一章 文献综述9-26
- 1.1 留守学生的研究综述9-18
- 1.1.1 国外留守学生研究现状9
- 1.1.2 国内留守学生研究现状9-11
- 1.1.2.1 留守学生概念10
- 1.1.2.2 留守经历的影响10-11
- 1.1.2.3 高中留守学生概念的界定11
- 1.1.3 留守儿童研究综述11-15
- 1.1.3.1 留守儿童研究概述11
- 1.1.3.2 现有的研究视角11-12
- 1.1.3.3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12
- 1.1.3.4 主要的研究关注点12-14
- 1.1.3.4.1 监护类型对留守儿童影响12-13
- 1.1.3.4.2 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13
- 1.1.3.4.3 留守儿童的情绪情感特点13
- 1.1.3.4.4 留守儿童性别心理的差异13-14
- 1.1.3.4.5 留守儿童的学业发展14
- 1.1.3.5 关于留守儿童的主要观点14
- 1.1.3.6 留守儿童研究的总结14-15
- 1.1.4 留守青少年的研究综述15-16
- 1.1.4.1 留守青少年的研究概述15-16
- 1.1.4.2 留守青少年的研究总结16
- 1.1.5 高中留守学生的研究综述16-17
- 1.1.5.1 高中留守学生的研究概述16-17
- 1.1.6 留守学生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17-18
- 1.2 自尊的研究综述18-21
- 1.2.1 自尊的研究概述18-19
- 1.2.2 自尊的定义研究19
- 1.2.3 研究视角19-20
- 1.2.4 研究方法20
- 1.2.5 关于自尊研究的主要观点20
- 1.2.6 自尊与学业成绩的研究20-21
- 1.2.7 自尊与学业成绩的研究总结21
- 1.2.8 自尊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展望21
- 1.3 心理控制源的研究综述21-24
- 1.3.1 心理控制源的研究概述21-23
- 1.3.2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23
- 1.3.3 心理控制源的研究的主要观点23
- 1.3.4 心理控制源的研究总结23
- 1.3.5 心理控制源的研究不足与展望23-24
- 1.4 自尊与心理控制源的研究现状24
- 1.5 心理控制源与学业成绩的关系24-25
- 1.6 对以往研究的反思25
- 1.7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25-26
- 1.7.1 问题的提出25
- 1.7.2 本研究的意义25
- 1.7.3 研究目的25-26
- 1.7.4 研究假设26
- 1.7.5 研究思路26
- 1.8 本研究变量的操作定义26
- 第二章 研究过程26-28
- 2 研究方法26-28
- 2.1 研究对象26-27
- 2.2 研究工具27-28
- 2.2.1 自尊量表(SES)27
- 2.2.2 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27-28
- 2.3 学业成绩取样28
- 2.4 研究程序28
- 2.4.1 施测程序28
- 2.4.2 数据处理28
- 第三章 施测结果28-34
- 3 研究结果28-34
- 3.1 高中留守学生自尊、心理控制源得分以及学业成绩情况分布图28-30
- 3.2 高中留守学生自尊、心理控制源以及学业成绩的一般人口统计学差异比较30-32
- 3.2.1 高中留守学生自尊、心理控制源以及学业成绩的文理科、性别差异比较30-31
- 3.2.2 不同留守经历高中生的心理控制源、学业成绩状况比较31-32
- 3.2.3 高中留守学生心理控制源的年级差异比较32
- 3.3 自尊、心理控制源对高中留守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关系模型构建32-34
- 3.3.1 不同自尊水平的高中留守学生的心理控制源、学业成绩的差异比较32-33
- 3.3.2 高中留守学生的自尊、心理控制源、学业成绩的相关33
- 3.3.3 高中留守学生的自尊、心理控制源、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33
- 3.3.4 自尊、心理控制源对高中留守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建构33-34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34-39
- 4.1 高中留守学生心理控制源量表得分及学业成绩的人口统计学差异34-37
- 4.1.1 文理科不可控、不可控的差异分析34
- 4.1.2 不同性别的高中留守学生内控、不可控、他控及学业成绩的差异分析34-35
- 4.1.3 不同留守经历高中留守学生的不可控、学业成绩状况比较分析35-36
- 4.1.4 高中留守学生心理控制源得分的年级差异比较36-37
- 4.2 不同自尊水平高中留守学生心理控制源、学业成绩的差异比较37-38
- 4.3 高中留守学生的自尊、心理控制源、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38
- 4.4 自尊、心理控制源对高中留守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38-39
- 第五章 启示及不足与对未来的展望39-42
- 5.1 启示39-42
- 5.1.1 从自尊的角度提高高中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39-40
- 5.1.2 从自我意识的提高的角度,促进高中留守学生的自尊水平的提高40-41
- 5.1.3 了解学生心理控制源,,引导学生避免消极的认知归因41-42
- 5.2 不足与对未来展望42
- 第六章 结论42-44
- 附录44-47
- 参考文献47-50
- 后记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娟;;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与思考——来自南陵县的调查报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束钰;;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2期
3 王道春;;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刍议[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宋斐;;大学生体貌自尊、学业成绩、归因方式和自尊的关系[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杨秀清;;“留守孩”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02期
6 王秋香;;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J];文史博览;2006年14期
7 吕绍清;150个访谈个案的分析报告(上) 孩子在老家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J];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08期
8 黄楚玉,冯明晖,林舜亮,杨岭生;大陆、港澳地区研究生心理控制源的研究[J];广东医学;2005年02期
9 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罗岚;陈尚恒;;大学特困生心理控制源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丛晓波;自尊的本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凤;高中生自尊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张亚宁;中学生控制源、自尊与人际关系发展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3 王亚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李纬经;高一学生数学学科自尊水平、成就目标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芳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自尊、人格、社会支持及心理控制源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玲;高中生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璐;中学语文性别差异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慕;高二学生心理控制源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钱珍;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业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艳玲;青少年负面身体自我对其自尊与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09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0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