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科书评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01:25
本文关键词:国际教科书评价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科书评价 教科书评价方法 教科书评价流程 静态评价法 动态评价法
【摘要】: 教科书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具体体现,更是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其文本质量和实施效果都会影响到课程的整体质量。近年来,教材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引发了研究者们对教材评价的新探究,其中教科书评价的关键性工具——教科书评价方法的单一化严重影响了教科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流程的完整性,成为教科书评价事业进步的障碍之一。鉴于此,本研究比较细致的诠释了当今国际上比较常用的九种教科书评价方法,在汲取其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教科书评价现存问题的方案。 论文共分为四部分:一、绪论;二、当代国际教科书评价方法概览;三、当代国际教科书评价方法的特点分析;四、国际教科书评价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绪论部分涵盖了选题的缘由——教科书评价方法的单一性制约了教科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流程的完整性,文献综述以及本研究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集中介绍了当代国际常用的九种教科书评价方法,分别对它们的概念及优缺点、评价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深化,即对九种教科书评价方法的特点进行再剖析,分别从教科书评价方法应用时涉及到的三个主要因素——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进行分析,寻找这九种方法在上述因素方面的关系;第四部分则是通过第三部分的特点再剖析对我国的教科书评价产生的启示,提出了解决论文开篇问题的方案——构建完整的教科书评价流程。 教科书的评价流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试用前阶段,是学科专家和教育理论专家作为主要的评价主体对教科书内在质量的评价阶段,评价客体是教科书,因此,静态评价法——综合分析法、插图评价法、审核表法和内容分析法是该阶段的常用方法。第二阶段为小范围试用阶段,是其使用者——教师和学生对教科书的应用质量进行评价的阶段,评价客体包括教科书和其使用者。因此,除了上述静态评价法以外,学生评价法、实验法、德怀术、问卷法和访谈法也是常用方法。第三阶段是推广阶段,是以与教科书有关的所有人为评价主体的评价阶段。因此,上述动、静评价法都可以应用于该阶段。教科书评价体系的三个阶段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上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但必须看到,三者处于评价过程的不同时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能顾前忽后,更不能顾此失彼。
【关键词】:教科书评价 教科书评价方法 教科书评价流程 静态评价法 动态评价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20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一、绪论10-17
- (一)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10-11
- 1. 问题提出10
- 2. 研究意义10-11
- (二) 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11-12
- 1. 教科书11
- 2. 教科书评价11-12
- 3. 教科书评价方法12
- 4. 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12
- (三) 文献综述12-16
- 1. 国外教科书评价方法的系统性研究12-13
- 2. 教科书评价方法的专题性研究13-15
- 3. 我国教科书评价方法研究的空缺15-16
- (四) 研究方法16-17
- 1. 文献法16
- 2. 比较研究法16-17
- 二、当代国际主流的教科书评价方法17-38
- (一) 侧重于文本的静态评价方法17-25
- 1. 综合分析法(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method)17-18
- 2. 插图评价法(Iconography method)18-19
- 3. 审核表法(The checklist method)19-22
- 4. 内容分析法(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22-25
- (二) 侧重于影响的动态评价方法25-38
- 1. 学生-评价法(Kid-rating method)25-27
- 2. 实验法(The experimental method)27-31
- 3. 德怀术(Delphino)31-33
- 4. 问卷法(The questionnaire method)33-35
- 5. 访谈法(The chatting method)35-38
- 三、当代国际教科书评价方法的特点分析38-42
- (一)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8-40
- 1. 以教科书的编审者为主要评价主体的评价方法38
- 2. 以教科书的使用者为主要评价主体的评价方法38-39
- 3. 以与教科书有关的社会人士为主要评价主体的评价方法39-40
- (二) 评价客体的多样化40
- 1. 以教科书为主要评价客体的方法40
- 2. 以教科书和使用者为主要评价客体的方法40
- (三) 评价重点的多维度40-42
- 1. 以增长知识为主要评价目的的评价方法40-41
- 2. 以有利于学习为评价目的的方法41
- 3. 以有利于教学为评价目的的评价方法41-42
- 四、国际教科书评价方法对我国的启示42-47
- (一) 试用前阶段:以学科专家和教育理论专家为主要评价主体的阶段42-43
- (二) 小范围试用阶段:以教师和学生为主要评价主体的阶段43-45
- (三) 推广阶段:以与教科书息息相关的所有人为主要评价主体的阶段45-47
- 注释47-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梦今;国外三种主要的教科书评价方法及其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焦园妹;CIE A-level化学教材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10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1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