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与心理援助策略——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价值新探

发布时间:2017-10-29 04:17

  本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与心理援助策略——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价值新探


  更多相关文章: 贫困大学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援助


【摘要】: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极易产生一些心理困惑,如自卑、抑郁、人际交往敏感、焦虑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作为引领中国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向的一面旗帜,通过营建积极是校园生态、激发自身主动性、建立积极信念和提高心理弹性等措施,可以有效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不良的心理困扰,促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并对未来的社会适应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援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学费制度的改革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贫困大学生成为大学校园里倍受教育者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大学生[1]。贫困大学生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孔德生,杨晓梅;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6期

3 李艳红;高校贫困生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4 许若兰;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张兰君;贫困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军;高校经济贫困生抑郁心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敏;;高校弱势群体心理健康训练模式的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徐震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格指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吴广宇;;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肖红新;徐秀红;;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1期

5 李海燕;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扶助体系的建立[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吴滇;郭宪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何明娥;赵静波;罗乐宣;解亚宁;许军;;深圳市社区人群的应对方式特征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黄向真,陈祖标;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王晓三;薛深;;高校民主评议贫困生制度评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10 郑友军;马加爵犯罪心理剖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崔冬雪;游泳锻炼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神经内分泌及行为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小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康育文;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格、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付梅;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史玉军;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勇贵;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6 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黎伟;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秦高亭;高校贫困生受助后的负性情感分析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3年

10 万煜;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红,张佰恒;高校贫困生的焦虑状况与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1期

2 谢映,侯其强;论羞愧感、自卑感在贫困生中的恶性循环及其教育控制[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3 顾春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贫困生解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夏纪林,于立东;理工科大学生中不同群体心理素质差异初探[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吴春卿;高等教育的需求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郝丽萍;高校贫困生消极心理现状分析及调适思路[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7 李海星;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6期

8 廖湘蓉,龙晓东 ,邓治文;高校贫困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9 蒋义丹;;农村未成年人与城市未成年人道德状况的比较分析[J];青年探索;2006年04期

10 蔡平;;贫富差距扩大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J];青年探索;200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阳毅;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寸晓红;李宁;;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干预调查[J];今日民族;2011年04期

2 叶艳晖;;贫困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及教育对策[J];大众心理学;2004年01期

3 王玉杰;;贫困大学生的自尊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4 丁建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1年16期

5 成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杨鑫;;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9期

7 王炳南;姜华帅;;浅谈贫困大学生心理分析及其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8 陈晓云;王雪净;;贫困大学生心理困境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4期

9 欧薇;杨映萍;朱千;谢琴红;;某医科院校贫困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张忠琼;班永飞;殷红敏;;欠发达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革;蒋大力;郭秀华;刘琳;;贫困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宋蕊辰;;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不良表现及其原因浅议[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宫龙江;;贫困大学生双重倾向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李静;;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5 杜志丽;;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方法[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许燕平;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玉杰;蒋艳菊;王五杰;;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特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石丽霞;吴亚楠;张伟;;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石油石化分会成立暨第四届石油石化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卡静;戴艳;雷鸣;;贫困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复原力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刘咏燕;熊晓琳;;试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新特点[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伟慧 王勇;关注心理贫困更为重要[N];海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欧亚非;和风细雨润心田[N];自贡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力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其干预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洪玲;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万煜;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车凤岚;对贫困大学生人格的调查、分析与思考[D];郑州大学;2005年

6 吴洪艳;西南两所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王玉杰;贫困大学生的抱负水平及其与自尊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8 雷生;高校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郭驰;贫困大学生心理内源影响因素与引导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陈云法;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11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11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9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