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新时代农民提出了新要求。移动学习作为新型的非正式学习方式,能够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符合农民学习实际需求,必将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种主流学习方式。本文在介绍移动学习定义与特点基础上,分析了移动学习对新农村建设需求的适应性,提出了将学习目标特征和用户需求相结合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并以花卉种植培训为例进行了详细阐述,探讨了移动学习在农村应用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
【关键词】: 移动学习 应用模式 影响因素 新农村建设
【基金】:2010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基于自组织数据挖掘技术的移动学习应用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B012) 2010年度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基于片断式资源协作构建的自适应移动学习系统研制”(项目编号:2010C33147)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因能够随时、随地开展多样性学习而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1]。由于农村地理、经济、信息环境的特殊性,农民不可能与其他学习者一样较方便地接受面对面的传统教育,但新农村建设目标又迫切需要农民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技能等即学即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2 刘奉越;;移动教育: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新路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沈辉;周西安;赵梅庆;;农民再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4 林利迈;陈国胜;黄武刚;高光照;;新型农民移动教育学习体系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08年06期
5 姚红静;于忠;周亮;段渭军;;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移动学习模式的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10期
6 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7期
7 顾小清;查冲平;李舒愫;顾凤佳;;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分类研究:终身学习的实用角度[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辉;;高校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推进模式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朱元招;傅友福;王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3 雷鹏飞;束学军;;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大学英语学习设计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许修兵;从“杨氏双缝干涉”教学改革初探现代教育技术在普通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田莺;宋晓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网络课程的设计实现[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张一;;教学设计在职业培训中的应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赵子剑;王琨;龙吟;;应用播客进行教学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张果;;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柳瑞明;;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初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董占华;;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远程教育实践教学指导研究——以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局工作站为例[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珑;李海峰;马琳;;利用移动设备辅助汉语普通话发音学习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唐昀峰;;双模式语言实验室辅助英语教学[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4 聂荣华;;推行新型“双主”模式,推进教育创新[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5 叶晓玲;邱晓丹;;论精细加工理论和成分显示理论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方群;邢程;;网络环境下融入情商元素的教学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陈少丽;赵建华;;基于课堂的知识建构环境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8 徐正巧;赵德伟;庄科君;;认知弹性理论视角下的移动学习模式的探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锐;基于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伟;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良环;论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兴辉;成人自导学习与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青;学习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乔爱玲;基于会话材料与扩展听读资源的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越飞;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结构构成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维佳;上海市通用少儿英语口语星级考试网络辅助课件的设计与评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琳;基于电子学档的在线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悦哲;农村信息化培训自学教材的设计与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雷慧;基于影视作品的对外汉语课件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董坤坤;基于WAP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巧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苏晓勇;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法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艳敏;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需要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奉越;;农民工培训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J];成人教育;2009年02期
2 余胜泉;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22期
3 孙耀庭;;移动学习和移动服务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8期
4 叶成林;WAP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5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晏浩;新形势下标准化作用的研究[J];大众标准化;2005年01期
7 郑颖;;WAP在移动学习系统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7年09期
8 严霞;江菲;曾志康;黄j;王众;郑业鲁;;手机短信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与展望[J];广东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9 韩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郑潇;申永霞;;新农民培训的理念和实践[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喜明;;我国英汉双向电子词典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元晖邋胡微微;[N];厦门日报;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亭;熊小猛;;移动学习——数字化学习的新动向[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导刊);2007年02期
2 方海光;王红云;黄荣怀;;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案例研究专栏综述篇[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1期
3 张文新;;远程移动学习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广西教育;2010年12期
4 马万锋;;移动学习应用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08年31期
5 黄家荣;周天梅;;移动学习环境下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0期
6 马秀莲;;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高校教育辅助性移动学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4期
7 李乾;高鸽;孙双;;移动学习应用模式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10期
8 刘鲁川;孙凯;;M-Learning用户接受机理:基于TAM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9 查代春;;3G背景下的移动学习模式构建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高毅;崔向平;;浅析移动学习的特征及应用模式[J];丝绸之路;2009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萌;;云计算及其在移动学习模式下应用初探[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斌;李娜;;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魏丽;付忠亮;李昌坤;王心朋;;影响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性能的因素[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魏丽;付忠亮;李昌坤;王心朋;;影响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性能的因素[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杨坚;訾跃平;;优化抄纸助留体系 促进企业效益提高[A];'2010(第十八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及造纸新技术应用研讨会('2010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与造纸新技术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陈晶;杨舒杰;;制药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及培养对策[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7 俞嗣皎;李大庆;陈国柱;李井怀;于甜;;影响Si(Li)探测器性能的一些因素[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4年
8 侯智惠;;内蒙古农民增收难的分析与对策[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董圣鸿;王燕;胡竹菁;戴海琦;;影响试题难度的认知因素的现代测量学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婧忻;;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微软与阿里软件共推SaaS新应用模式[N];人民邮电;2008年
2 ;应用模式要随需求变[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3 李静 本报记者 风痕;X档案强势上市 打造用户“个人信息银行”[N];大众科技报;2006年
4 侯攀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突出地域特色 拓展 “农远”新思路[N];陇南日报;2009年
5 麦德;一种高效安全的应用模式[N];中国邮政报;2000年
6 曹增光;“通话付费”模式:补充而不是替代[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7 焦俊成;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领导专家来衡[N];衡水日报;2008年
8 肖白;ERP应用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记者 何源 吴;用友再推ERP普及[N];计算机世界;2006年
10 ;创新应用模式 带动城乡一体化建设[N];计算机世界;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淑芳;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张宗贵;成像光谱岩矿识别方法技术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年
3 尹向东;我国钢铁企业并购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邹志勇;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华玉妹;污泥中Cu、Pb和Zn的生物沥滤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毕琳;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谈颂;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影响及预测因素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张晓丽;小鼠精原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方金水;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营销执行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慧;我国高等教育需求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洋;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3 赵倩倩;河南省卫生系统反应性影响因素的二水平模型[D];郑州大学;2011年
4 张桥艳;航线收益影响因素与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1年
5 黄晓霞;健康相关生产力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马冬敬;目录营销模式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张亮;相对性顾客价值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8 江星本;汽车渠道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9 周泉;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谷婷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隐性成本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23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23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