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瑟收入方程的本土化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明瑟收入方程的本土化研究述评
【摘要】:明瑟收入方程对教育与收入的有效估计已在经验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学者从引入明瑟方程到改良方程计算不同类型的教育收益率,有效地实现了对明瑟方程的本土化研究。文章以研究视角为线索对国内相关文献作简明梳理,从教育收益率的精确估算、时序研究、关键变量扩展与控制变量扩展四个方面对明瑟方程在我国的运用与扩展进行述评。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明瑟方程 教育收益率 研究视角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美国经济学家Jacob Mincer在1974年提出的明瑟收入方程,因其简洁地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对教育与工作经验等投入要素的回报,已成为微观经济学经验研究中最常用的回归方程。我国学者自引入明瑟方程以来,经历了对明瑟方程的简单运用,到根据我国实情与研究意义改良方程计算不同类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泽云;;教育收益率估算中的几个方法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2 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3 邢春冰;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考察[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4 王美艳;;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5 张车伟;;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6 罗楚亮;;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及其分布特征[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7 王海港;李实;刘京军;;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及其解释[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8 张车伟;薛欣欣;;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及人力资本贡献[J];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9 许玲丽;冯帅章;陈小龙;;成人高等教育的工资效应[J];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10 尹志超;甘犁;;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飞;;我国农村教育回报率变动及其涵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易莹莹;;我国农村就业人口的教育收益率测度——基于半参数计量模型的估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3 毛乃佳;郑琦;祝凤文;;城乡收入差距、居民教育投入差距与教育差距——基于我国的实证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汤敏;;关于扩招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5 王明进;岳昌君;;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计量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6 刘泽云;;教育收益率估算中的几个方法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7 廖娟;;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与教育选择——基于个体风险态度的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8 付尧;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广东、上海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郑勤华;陈庚;张向东;;中国远程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刘泽云;;教育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结构效应和价格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藕香;;我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组织化管理效应分析[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周鹏;;劳动者权利与科斯逻辑的边界——兼评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的争议[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石莹;;大学生就业中的歧视现象: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陆铭;;全球化与城市化: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5 申涛;和荣;楚文杰;周晓娜;;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微观分析——对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计[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余向华;陈雪娟;;行业垄断与中国行业工资差距问题——基于CHARLS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7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教育、健康与农民收入增长——来自转型期湖北农村的证据[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刘泽云;;中国城镇地区私人教育收益率研究述评:1981-2001年[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彦伟;岳昌君;;教育借贷、人力资本积累与工作找寻[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王芳;中国儿童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丽;中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金钰;公共部门规模、技术效率的测算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8 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郭凤鸣;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宪文;诸城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徐加桢;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户非农经营参与[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杨晓锋;基于农村精英视阈湖北省贫困地区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肖海姣;辽宁省宏观经济投资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许福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叶环宝;职业分割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朱璐璐;制造业外来务工人员人力资本投资及收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9 田磊磊;山东省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宫艳琢;中国城镇居民劳动供给行为的变动[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宇,陈良q,夏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陈良q,鞠高升;教育明瑟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3 姚先国;黄志岭;;职业分割及其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基于2002年中国城镇调查队数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李国斌,吕以乔,金秀娥;论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J];成人高教学刊;2004年01期
5 朱涛;成人教育:“一波五折”的历程及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6 徐旭东;建国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的回顾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3期
7 杜育红,孙志军;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收入与劳动力市场经历——基于内蒙古赤峰市城镇地区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9期
8 陆铭;李爽;;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9 邓岳敏;;我国成人高考的功能及其演变[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陈晓宇,闵维方;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一哲;;北京流动劳动力教育收益率分析[J];商业时代;2010年04期
2 赵金柱;;高校投资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教育收益率的研究视角[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S1期
3 赖德胜;弃学从业 何错之有[J];改革;1997年04期
4 赵宏斌;教育收益与风险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5 娄世艳;罗润东;;我国城镇教育收益率年龄段差异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18期
6 何光瑶,洪荧;教育投资收益率计量方法研究[J];统计研究;1998年04期
7 江伟;刘珊珊;;关于教育收益率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3期
8 毛爽;;中国城镇居民个人教育收益率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温辉;;关于提高教育收益率的几点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10 叶芸;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浅析[J];教育导刊;2002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芳;;北京市城镇职工个人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算——基于北京市城镇职工就业状况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申涛;和荣;楚文杰;周晓娜;;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微观分析——对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计[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哲;丁士军;;江汉平原农户教育收益率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李哲;丁士军;;农村教育收益率实证分析 以湖北五县为例[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刘凌冰;;信息系统绩效评价研究评述与未来研究[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7 谢柏荣;黄国鹏;;和谐社会之罪犯处遇[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朱宁洁;;我国城镇居民中等职业教育收益率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吴克明;;教育的收入功能新探:工作流动的视角[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喻忠恩;;近十年民国广东教育研究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宇 陈良;学得越多 挣得越多[N];经济参考报;2003年
2 张胜忠;《伤寒论》研究视角的“负效应”[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拓宽心脏病学研究视角[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卢晓中;发展教育的研究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京平 □ 李 翔;社会信用刑法保护的研究视角[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萧致;不让“虎父”出“犬子”[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7 记者 艾黎;新研究视角下的近代天津慈善与社会救济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8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师曾志;研究视角多元化[N];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汪丁丁;向麦迪森致意[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梁文;说不尽的《金瓶梅》[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世艳;中国教育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孙百才;中国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韩雪峰;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4 李晓华;技能回报、经济转型与工资不平等的上升[D];浙江大学;2007年
5 刘兆博;中国农民教育与收入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陈军昌;非线性产业或经济系统的演化(创新)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7 张峰;全球营销标准化与CBBE权变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王彬辉;论环境法的逻辑嬗变[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王炜;面向企业培训的E-learning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福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王涛;我国教育收益率估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3 冯毅;中国农村非农劳动教育收益率的变动[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年
4 路婉婷;教育投资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杨凯;促进中国人力资本形成的教育问题分析[D];江苏大学;2002年
6 吴蓓蓓;我国技术进步诱致下的人力资本形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隋国玉;过度教育与工资不平等[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李湘军;我国教育公平性对个人收入影响的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王涛;欠发达地区教育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彭正宇;我国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关系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3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23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