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的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
【摘要】:引入应对效能的概念,探讨青少年的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高水平的应对效能有助于他们更多地使用问题解决和分散的应对方式,而较少使用忍耐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和应对效能都是调节学生感受到的压力与心理适应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应对效能有利于减轻压力导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
【关键词】: 压力 应对方式 应对效能 心理适应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多项研究表明:青少年经历的危机性生活事件和转折性生活事件并不多,而日常生活压力却对他们的心理适应水平及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并且日常生活的压力事件同时聚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多重效应”对青少年的危害比单一的危机性生活事件或转折性生活事件都要大[1]。因此,如何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虹,陈树林,郑全全;高中学生心理应激及其中介变量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06期
2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3 王极盛,邱炳武,赫尔实;中学生抑郁与焦虑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8年03期
4 梁军林,刘珍妮,全东明;518名高中生的应对方式与个性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5 刘贤臣,刘连启,李传琦,马登岱,赵贵芳,杨杰,孙良民;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志华;张绰庵;马国义;彭春江;焦玉英;;专业足球训练对儿童、青少年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唐毓首;;中学生生活压力研究综述[J];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朱利娜;;新生军训期间的焦虑状况及应对策略[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柳絮;;高中生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周小娟;;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6 林彩丹;;中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J];华章;2011年20期
7 秦涛;;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和探索[J];华章;2011年26期
8 蓝\~;;股民收入水平对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华章;2012年11期
9 周军,李菊成,熊南山,张瑞礼,邓定安,罗军;伞降医疗队队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航空军医;2004年03期
10 李水红;;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概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燕;;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及自我效能感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2 刘丽;;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3 胡德同;占玉珍;;不同锻炼频度和锻炼类型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曹煜波;张凯;;不同体育锻炼程度、锻炼类型对中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邱达明;;师范院校大学生身体锻炼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罗跃龙;彭春平;廖永毅;;划船运动员赛前训练期个性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王莲娥;唐建良;李婷;;不同性质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事件比较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田宝;高中生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模式和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许小冬;竞技信息及优秀选手对竞技信息的处理[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王悦;以Engel模式为中心实施自愿戒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毕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9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经;毒品依赖者童年期虐待及相关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燕;农村中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周志娟;初中生感戴、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熊良斌;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娟;中学生自立人格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伟珍;高中艺术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焦金梅;大专生的嫉妒及其与情绪调节、应对方式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海琼;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技能考试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罗成山;青少年自尊结构与应对策略选择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美娟;大学生幸福感结构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东,黄伟清,叶斌;应对的多测评维度的鉴别分析[J];心理科学;1998年01期
2 张雨新,方新;大学生应付策略的适应性和身心症状[J];心理学报;1990年02期
3 韦有华,汤盛钦;大学生应付活动的测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7年01期
4 郑全全;社会认知中与心理控制研究[J];应用心理学;1994年01期
5 刘贤臣;王均乐;;从生活事件与疾病看因果规律[J];医学与哲学;1988年05期
6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7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8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年05期
9 肖水源,杨德森;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4期
10 王家林,彭崇基,陆焯平;广西南宁市中学生EPQ测查和全面发展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春;;青少年的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王莉;;师范大学生压力应对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7期
3 陈立芳;马绍斌;范存欣;;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结构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4 高兴旺;;金融危机下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06期
5 闫琼;王辉;;教师应对方式的研究[J];时代人物;2008年05期
6 韩雪荣;;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下研究生的应对方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7 彭萍;姚树桥;刘伟伟;;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陶剑飞;郭丽;葛光华;张惠霞;石贵成;;广州澳门两地大学新生压力与应对方式调查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年03期
9 任俊杰;陈华;李毅;;高校体育教师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袁锦芳;;小学女教师的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彩霞;;高一学生应对方式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谢尹安;邹泓;;高考复读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焦虑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正银;;儿科新护士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高博;赵俊峰;;硕士研究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张诚;;我国成年女足运动员比赛中应对方式特征与培养思路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赵欣;;工作应激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红;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刘训俭;;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陈小异;朱卫红;;基于家庭社会支持的初中生应对方式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黄静仪;许向红;滕月;林咏芝;彭迈克;;中国人应对方式:文化对应对方式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方;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2 张二虎 孟旭;从大学生应对SARS看心理健康教育漏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记者 温云楠;我区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15.87倍[N];阿勒泰日报;2008年
4 宏宇;日本新一届内阁组建完成[N];工人日报;2010年
5 王志铭;肿瘤病人的心理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6年
6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7 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 李欢欢 程灶火;焦虑亦成疾[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董飞侠;两手准备,应对田间皮炎[N];医药经济报;2006年
9 中国二十冶董事长 党委书记 李勇;拓宽产业范围 转变增长方式[N];建筑时报;2007年
10 霍立峰;中国搜索收购缤纷购物[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雷;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的研制及其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2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潘梓诚;外压力下超硬材料BC_2N结构与理想强度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Ismail Hussein Hashim;应激源感知和应对技巧的文化、性别差异:对留学中国的非洲学生、日本学生和西方学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马益民;应用周期性应力场培养系统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7 刘晓燕;特高含水期油气水管道安全混输界限确定及水力热力计算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8 胡宝群;信阳深源包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圈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2001年
9 方正;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李杨;慢性病患儿及父母应激源、应对方式以及教育干预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春;初二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黎少游;坚韧性人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传玲;贫困大学生应对效能、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杨雅婕;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内隐、外显心理健康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宋淑娟;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及其训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维维;运动员应对效能的测量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7 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高燕梅;应激情境下研究生应对效能、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闫志英;高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海荣;蒙汉初中生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28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2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