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业成绩和心理感受分析
本文关键词:合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业成绩和心理感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业成绩和心理感受,为避免留守儿童发展不良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研究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之间的差异性,并通过自设问卷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感受。结果对学生学业成绩方差分析显示,是否留守因素主效应十分显著(F(1,116)=8.60,P=0.001),年级因素主效应无统计学显著意义[F(2,116)=0.65,P=0.53],2个因素交互作用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2,116)=2.66,P=0.08]。心理感受调查显示,50%以上的留守儿童其父母很少或偶尔与孩子联系;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0.5a或1a回来一次;96.7%的留守儿童很担心或有点担心父母在外出事。结论留守儿童平均学业成绩低于非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哲学系应用心理研究所;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编号:AHSK07-08D52)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留守儿童是指因为亲生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工作,而不得不留在家中与祖辈或者亲戚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在农村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该现象被认为是我国特定发展时期所特有的[1]。有研究指出,亲子分离的留守现象在其他国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詹欢,张捍东;对“留守孩”引发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5年16期
2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6年07期
3 潘璐;叶敬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崔丽娟;;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4期
5 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6 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7 王秀珍;;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洁;曹光海;;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2 王东平;彭建强;闫震;;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学习影响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3 王金华;李晓敏;;浅析农业劳动力断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05期
4 于鸿雁;;留守儿童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李培;何朝峰;覃奠仁;;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社会适应[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周汉平;;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与相关对策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7 王贺茹;金春华;张建娜;宋文红;;不同时期儿童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J];北京医学;2011年01期
8 陈荣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才智;2010年03期
9 宋文红;;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才智;2011年03期
10 陈淑梅;崔美兰;张青;;儿童问题行为论述[J];才智;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云森;;自选择、父母外出以及不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学习表现——基于倾向分数匹配方法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吴映雄;;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基于西部五省小学六年级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劲梅;张庆林;;大理喜洲白族家庭教养方式调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陈占虎;;平安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调查结果及对策[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金荣;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岳雪莲;仫佬族流动人口与流出地社会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林燕;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非家庭化转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余晓敏;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唐萍萍;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马小颖;苏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龚风华;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强成文;缺失与重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龚务;留守儿童看护人教养方式问卷编制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梁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凯;有童年期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磊;现代通讯技术环境下改善农村留守学生亲子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问题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2 梅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3期
3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刘宝花,黄悦勤,王燕玲,张桂芝,王玉凤;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3期
5 江荣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6 李翠英;;农村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频率对子女行为的影响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詹欢,张捍东;对“留守孩”引发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5年16期
8 冉红霞;;爱,使留守不孤单——记四川省邛崃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J];辅导员;2006年10期
9 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华;杨东;曾莉;冯建;;四川省部分地区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10期
2 董永海;张万军;李杰;冯晓明;董青;刘娟娟;黄芬;;某市农村中学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1期
3 胡韬;郭成;;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8期
4 曾长佑;梅少林;陈敏;李慧龙;;丽水市农村畲族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0期
5 吴翠平;娄晓民;梁利花;戈文洋;季士治;游新;;河南省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2期
6 孙维平;胡韬;郭跃勤;周林海;;重庆市某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1期
7 胡芳;马迎华;程爱李;何雪平;罗晓东;;高安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功能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8 张海芹;;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韧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5期
9 关素珍;刘向阳;刘继文;郑平;葛华;;大学生自杀态度与家庭因素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1期
10 万爱兰;郭明;袁也丰;卢和丽;杨丽霞;;南昌市950名初中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华;栗克清;杜波;孙秀丽;严保平;;2002-2010年河北省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情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杨芳;;孕产妇精神卫生问题调查[A];医学科研成果与应用[C];2011年
3 朱紫青;谢斌;严俊;薛海波;卞茜;;精神卫生[A];2007-200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4 李朝林;汤小辉;余善法;任军;李霜;陈丽;林铮;史晓垎;;流动工人精神卫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韩标;刘静;李英丽;杨甫德;;国内主要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互联网服务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刘新;;有计划地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A];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C];1993年
7 郑国全;;浙江省农村人口过疏化地区的旅游振兴策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梁淑凤;;精神卫生学科的历史使命——在全国第四次学术年会上的建议[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许能锐;傅国华;;海南农村人口收入与农村人力资本实证研究[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郑国全;;浙江省农村人口过疏化问题的地域特征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孟歌 王永群;精神卫生建设不容小视[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记者 高原;研究发现:父亲酗酒会“传染”给孩子[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记者 乌云斯琴;全面部署首都精神卫生发展战略刻不容缓[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王娇萍 本报通讯员 宋尹;精神卫生事业遭遇发展“瓶颈”[N];工人日报;2004年
5 记者 黄政邋通讯员 李勇波;泰国精神卫生专家访问我市[N];桂林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宋泽锦 通讯员 刘永红;精神卫生危机不可小视[N];湘声报;2010年
7 记者 谢靓;民革北京市委呼吁健全精神卫生防控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记者 魏峗 贾岩;精神卫生建设借鉴“上海经验”[N];医药经济报;2011年
9 李宗木;走进精神卫生新世纪[N];安庆日报;2008年
10 王群欢 吴玉莲;市残联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活动[N];湘潭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坤;我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经济运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安增龙;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马焕灵;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及其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慧斌;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张雅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陆华新;中国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王克亚;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刘汝良;江西人口结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量预测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峥;七年级《地理》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质中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2 易兴华;小学古诗自主阅读及素养培养[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俊玲;高校与学生行政法律关系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喜凤;论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智力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滕玉英;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程昭伦;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张少辉;我国高职教育学生职业指导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岳丽娜;Web2.0代表性软件支持下的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云;云南省高等职业学院性伦理教育的初步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柳广云;关于中学小说教学的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47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4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