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的供给

发布时间:2017-11-06 19:44

  本文关键词: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的供给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公平制度 供给 教育公平


【摘要】:教育公平制度供给是建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的主要环节,它涵盖了教育公平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及实施机制的供给。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制度供给不足,供给滞后,供给机制存在缺陷,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制度结构体系的完整,妨碍了教育活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要保证教育公平制度的供给及实现阶段教育公平目标,必须采取国家强制供给、价值体系认同和政策实施保障等措施。
【作者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宝鸡文理学院教务处;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教育公平制度供给是教育公平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施教育公平制度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觉醒,对教育公平的要求愈来愈高。由此,我们要从维护社会健康运行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角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国玲;;以文化再生产理论分析我国城乡儿童学前文化差异[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明庆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理想和现实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杨东平;;“公平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J];江苏高教;2007年01期

4 余秀兰;;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J];江苏高教;2007年01期

5 杨启亮;;考试竞争的价值判断与意义追问[J];教育评论;2005年06期

6 郭元祥;;学校课程制度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7 赵振杰;学生行为管理的再探讨——从习惯养成和自我管理的视角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陶红;杨东平;;我国高中学生学业成就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9 陈宏军,江若尘;对高等教育社会需求的系统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0期

10 安晓敏;邬志辉;;教育公平研究:多学科的观点[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教育产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上仁;中国高等院校成本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3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广少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及其行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龚孝华;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吴玉伦;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韩秀华;中国二元教育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王家军;学校管理伦理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石;我国传媒体育信息教育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钰;我国普通高中学分制管理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彬;论课程评价的生活取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艳霞;论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覃文松;教育公平的基石:教育制度改革[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玉;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其衍生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蔚;高等教育浪费的制度根源及对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庆蓬;公办中小学组织特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聂娟;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曾洁萍;制度化教育下班级差生形成原因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郎友兴,项辉;社会学能为中国社会平等做些什么?[J];社会;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永花;;从需求角度谈农村教育的供给[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9期

2 瞿华;;论教育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12期

3 邢晓洁;傅钢善;;基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取向[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年02期

4 沈民;教育产品的供给和价格[J];经济师;2003年08期

5 杨永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新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杨永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新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0期

7 王欣双;;日本教育供给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2期

8 余峰;郭刚奇;;运用薪酬激励改善农村师资供给[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权菊青;;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原因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高喜珍,孙纬业,刘云生,曹作良;天津市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需求分析[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王劲松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汪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对策[N];光明日报;2002年

2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廷惠;教育腐败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成本[N];中国信息报;2001年

3 河北省财政厅副厅长 齐守印;发展教育应当两条腿走路[N];中国财经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49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49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e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