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17-11-20 02:20

  本文关键词: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父母养育方式 自尊 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摘要】: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自尊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人际信任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整体情感与幸福指数量表对765名大学生施测,考察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与父亲关爱相比,大学生感知到更多的母亲关爱;与女生相比,男生感知到更多的父母过度保护;(2)父、母养育方式与自尊、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感知、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3)母亲关爱对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显著大于父亲关爱的影响,而父、母养育方式对人际信任、社会支持感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4)与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相比,自尊、社会支持感知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5)自尊、社会支持感知是父、母养育方式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大学生发展研究所;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父母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指父母抚养、教育子女的一般态度和行为。研究发现,父母养育方式可以预测儿童的工具性能力、学业成就、社会性发展、心理健康、心理症状、行为问题,等等(Lamborn,Mounts,Steinberg,Dornbusch,1991;MaccobyMartin,1983)。父母养育方式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丽芳;徐慊;郑日昌;;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2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飞;“利他行为”新解[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庞丽娟,胡娟;论社会化及其现代教育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张咏梅;;初中生数学自我效能问卷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1期

4 杨丽;梁宝勇;张秀阁;吴雨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的中文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5 葛明贵;余益兵;邢彩霞;;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厌倦感与抑郁的关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6 蔡海飞;;城市社区现代邻里关系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李雁;;从《英雄》到《十面埋伏》:一个日渐空洞的神话[J];电影文学;2006年09期

8 罗建文,朱海林,朱春晖;伦理关怀:大学德育的重要手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9 邓仁丽;朱丹;;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与临床实习行为的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年06期

10 石荣光;李冬梅;王琳;张静玉;宋春兰;张本;王树阳;;创伤骨折患者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忻歌;;科普互动展示的人性化探讨[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西部科普场馆建设与发展[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孙文红;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司法理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张瑞芳;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芮夕捷;信息处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陈福胜;法治的人性基础[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刘同君;守法的伦理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津燕;地方政府行为与市场秩序构建[D];武汉大学;2005年

8 韩桂君;自助行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翟一飞;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肖洪;论刑法的调整对象[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润峰;论秩序[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郑崇选;叙事的嬗变与意义的可能[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胡艳红;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孟晋;工作效能感的评估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义秋;高一学生归因训练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丽琦;伦理道德:社会资源与道德制度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彭(火广);欲望之城的突围[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勤锦;青年男性服刑人员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晓娟;家庭因素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10 曾荣侠;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年03期

2 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3 周宗奎,赵冬梅,陈晶,蒋京川,Rachel Hundley孟菲斯大学心理系;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4 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5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6 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3年02期

7 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8 李旭,钱铭怡;青少年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9 王才康,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10 王欣,阮新,阮军;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舜蓬;陈美芬;;研究生归因风格及其与自尊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2 高丽;张向葵;田录梅;;归因方式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状态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1期

3 黄峥;钱铭怡;朱松;沈东郁;张智丰;;人际团体辅导对游戏成瘾大学生的干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01期

4 李先宾;徐清芝;张燕;史高岩;刘金同;;高中生290名童年期受虐及养育方式对人格影响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5 余青云;张高波;;电影疗法对16例未成年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韩慧敏;;国内内隐自尊研究综述[J];华章;2010年01期

7 黄飞;张建新;;2247名中学生的自我效能、自尊与积极/消极情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02期

8 马玉红;牛力华;杨建华;;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及人格特征对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9 杨美荣;王婧艳;高志华;李建明;;初中生成就动机和自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10 闫博;刘香;段晶晶;;医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奖;鲁峥嵘;;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的初步修订[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秀玲;赵祖安;郭汲源;;在新医改形势下精神科临床医疗发展机遇的思考[A];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医院管理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刘玉莲;张国富;王娜;王志英;张瑞美;王玉娟;金影;;精神科护士的自尊、应对方式及二者的关系[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晶涛;李明;王传锋;贺石生;赵颖川;陈自强;;手术治疗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生活满意及自尊水平的影响[A];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相关疾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崔界峰;邹义壮;;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工具[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燕平;蒋艳菊;;聋哑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自尊、社会比较倾向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冯慧聪;陶云;;公交司机自尊与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的关系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高丽;张向葵;田录梅;;归因方式和自我肯定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焦虑情绪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孙文强;张卫;黄婉怡;张庆;赖静花;李莉;;心理韧性量表(RS)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肖海雁;马存根;;山西大同大学生自尊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彬;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欧珊珊;基于弹性理论的大学生自尊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高辉;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伏红霞;自尊对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叙述性口语产出中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程渝;医科大学护理本科生自尊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陈婷;游泳公选课不同练习目标与运动量对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敏;大学生自尊水平与择业取向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孔德姣;高中生宽恕心理与其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9 孙艳玲;青少年负面身体自我对其自尊与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杰;农村“留守初中生”自尊等心理因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05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05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6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