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问题研究现状分析
本文关键词:厌学问题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近些年来,青少年的厌学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目前研究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就青少年问题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归纳。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已有研究取得的成果作了总结,并找出了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未来的研究起一个借鉴的作用。
【作者单位】: 四川民族学院英语系;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学习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行为,学习态度长期以来吸引着众多教育家的兴趣。教育家从获取知识的角度来考虑学习问题,认为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概念、假设和理论的过程。心理学家则采取一种广义的立场,认为学习是人或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凡是以个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江玲,冯潇;浅析家庭教育对学生发展个性和天赋的制约因素[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喻爱华;;青年学生“厌学英语”之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3 唐芳贵,肖志成;大学生厌学的教学因素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7期
4 王晓丽;;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思考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纪玉香;;初中生厌学带来的思考[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年00期
6 周国韬;任旭明;刘晓明;王立伟;;关于初中生厌学的调查报告[J];中国教育学刊;1992年02期
7 刘新超;;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J];科技资讯;2006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钊亭;黎建斌;;大学生厌学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2 王玉锋;;大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解瑞红;;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归因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1期
4 李梦霞;;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5 史晓红;1980年以来我国大陆师生关系研究状况与简要评价[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6 田国秀;于琨;;中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深层探讨——基于罗洛·梅的权力理论的分析框架[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22期
7 马利军;黎建斌;;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对厌学现象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03期
8 樊琪;程佳莉;;学习惰性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8年06期
9 郭凯;胡华碧;陈琳;魏冀;马慧;;医科大学新生对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学习差异性的调查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8年09期
10 王淑娥;刘芙蓉;;中职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对策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伟红;;加强公安院校学风建设 培养高素质公安实用人才[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静;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应对策略、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小麟;上海市高职大学生成就归因、自尊与学习倦怠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宋晓丽;高职生知识价值观、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习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汪霞;江西省民办高校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胡德华;中学生英语厌学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程佳莉;教师学习惰性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晓辉;高中与地方院校物理学习衔接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义亭;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静;上海市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晓莉;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成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亮;;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及现状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07期
2 朱冬至;;对高尔夫运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2期
3 王贵;;民族院校大学生政治观现状调查分析[J];传承;2009年24期
4 陆光平;张志霞;;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5 齐建国;;延边州农村体育人口现状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01期
6 梁亚民;甘肃省省域经济发展之现状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7 贾宁;西部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楚继军;“九五”期间广州中小学生体质变化情况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李世芬;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10 张秀君,宋永高;嘉兴市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现状综合分析[J];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清;王秀珍;张蕴慧;;宁夏艾滋病防治现状分析[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林大春;孙佑攀;廖宇兰;何彩霞;;木薯收获机械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孟菊娅;;应用型高校学报若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A];华东地区高校学报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孟菊娅;;应用型高校学报若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5 王毅;李月彬;罗晓;;地理信息技术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6 孔垂辉;;2005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栏目设置分析[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邵前勇;史寒青;;中华文化标志城主建区九龙山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A];《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和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学术研讨成果选编[C];2008年
8 杨国顺;;农职院校产学研结构新体系辨析——以云南农垦产学研历史与现状为例[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张永芳;;浅谈通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分析[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孔垂辉;;2005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栏目设置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分析市场与分析自己[N];江苏经济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潘黎;法院“执行难”现状不容乐观[N];四川日报;2000年
3 陈滢;中国高等教育现状[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詹膑;学生公寓现状实录[N];科学时报;2000年
5 国立;中国农业网络的现状[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6 杨靖我 王昀昕 丁俊峰;看长春房地产现状[N];吉林日报;2001年
7 高瑞芬;私营企业的现状及管理[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8 杨树明;社会保障现状与前瞻[N];人民法院报;2000年
9 九略管理顾问公司 何操;中国互联网业现状解读[N];中国企业报;2001年
10 宗世举;中国品牌之现状[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辉;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2 王小岩;中国有贸易数据的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现状及管理对策[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虹;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吴晓;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D];东南大学;2002年
6 冯维波;城市游憩空间分析与整合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田元福;建筑安全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刘胜题;国际银团贷款法律风险分析及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朱金瑞;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演进及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文俊;高等教育制度功能的经济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静;沙市区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施海霞;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霍秋;四川省兽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4 霍英;化纤工业发展现状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5 裘晓红;当代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分析与批判[D];浙江大学;2006年
6 胡庆山;我国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现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卢贵元;金昌市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叶学敏;丽水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陈佳;高中生课外阅读活动分析及对策[D];苏州大学;2009年
10 唐德辉;安徽省六安地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足球教学现状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09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09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