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我国高校团体心理咨询的研究现状

发布时间:2017-11-21 09:30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团体心理咨询的研究现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 大学生 团体心理咨询


【摘要】:团体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近年来在全国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已经被普遍使用。文中总结了近几年我国高校团体心理咨询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团体成员的同质性、研究工具的本土化及咨询的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最后展望了今后我国高校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团体心理咨询(Group Counseling)又称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川。它是利用团体力量来解决心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小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王金良;张大均;吴明霞;;团体训练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有效性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3 吴建玲;胡连新;;大规模短程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5期

4 汪明春;;提高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1期

5 林少真,何少颖;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中的应用[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3期

6 张翠红;谢正;陈佐明;刘素贞;代娟;;大学生社交焦虑团体辅导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7 沈雪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8 汪伟;谢玉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地方高校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8期

9 李向阳;诺敏;杨伊生;;大学生自信心团体辅导的实效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1期

10 樊富珉;;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书;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欢;;检察官压力源实证调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方航;;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吴梅君;刘冰;;基于自组织的网上答疑系统的设计[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方双虎;;威廉·詹姆斯与人本主义心理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周小琪;;试谈语文课程改革的人本主义趋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6 罗柯;;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7 石晓琳;;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团体心理辅导[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连文斌;;“以意逆志”的内涵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胡岚;刘翠翠;秦红霞;;大学新生心理普查后不同形式的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霍文华;;外语语言焦虑的探究及应对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琳;;活动渗透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张玉柱;;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的结构修订与跨地区验证[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肖健;;普通话分组合作学习法的研究——以贵阳幼师普通话口语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芝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模式[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汪国琴;;试论课程化团体心理辅导中需要平衡的几组关系[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6 郭晓薇;;团体咨询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探索[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樊富珉;官锐园;;身心灵综合健康团体辅导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一种华人心理辅导模式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张可;张建华;;发展性团体咨询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煜;韩丽;;浅析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构建有效咨询团体的方法[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冀云;;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综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10 戴国斌;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峗;“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张新奎;团体辅导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丁雅敏;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传播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骁健;“自我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朱小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之一[D];苏州大学;2010年

7 管永权;高职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8 富伟丽;团体辅导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0年

9 初青瑜;问题解决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梅;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宁;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看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李燕,贾晓明;团体咨询——提高自卑心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陈其芝;7名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前后16PF测评[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6 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大学新生群体心理素质实证分析与研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张向葵,丛晓波;关于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2期

8 傅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议[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9 何少颖,程灵;团体辅导在心理训练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陈晓荆;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构建[J];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同一性地位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2 陈菊珍;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左晓冬;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修订和信效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倩;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玉柱;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其心理教育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汲新波;高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沈雪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琴;;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证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赵志良;李辉;;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团体心理咨询报告[J];考试周刊;2009年06期

3 吴红波;;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5期

4 卢W

本文编号:1210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10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8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