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教师入职教育措施及其特点分析
本文关键词:澳大利亚新教师入职教育措施及其特点分析
【摘要】:入职教育为教师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阶段架起一座桥梁。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新教师入职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之一,拟就澳大利亚新教师入职教育发展的缘由、采取的措施及其特点等方面加以叙述,以便从中了解澳大利亚新教师入职教育新的发展态势。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湖南省2009年一般科学研究项目[09C678] 湖南师范大学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09XGG19]
【分类号】:G561.1
【正文快照】: 胡森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明确指出,职前培训、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这三个阶段在教师教育中应该是一脉相连的三个组成部分,每个阶段有其特定任务,贯穿着教师的一生[1]。而新教师入职教育是教师教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却极易被忽视的阶段。澳大利亚作为目前世界上新教师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莉莉;;澳大利亚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发展动力及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莉莉;;澳大利亚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发展动力及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洪;转型期云南高师院校特色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凌朝霞;澳大利亚“教育专业标准运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妤妤;;澳大利亚新教师入职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徐莉莉;;澳大利亚校本入职教育的有效策略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04期
3 徐莉莉;;澳大利亚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发展动力及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10期
4 赵凌;张伟平;;澳大利亚教师入职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5 徐莉莉;;在线培训:澳大利亚教师入职培训的重要补充[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09期
6 李政云;尹甜甜;;澳大利亚新教师入职教育措施及其特点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7 郑晓花;;澳大利亚教师培养制度[J];教育;2007年05期
8 张贵新;张连玉;;澳大利亚师范教育改革与教师培训考察纪实[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8年C1期
9 徐雯;;美国和澳大利亚中小学师资培训体系比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01期
10 邵明德;;与新教师谈初上讲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恩忠;;浅谈新教师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王娟;郭黎岩;;中学新教师职业心理准备结构及特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许新东;;澳大利亚艾滋病流行的现状及预防措施[A];江苏省性学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胡玫;;海外华语电台与当地主流电台的竞争与共融——浅谈澳大利亚华语广播在主流传媒及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作用[A];第二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澳大利亚工会组织通过教育和培训使职业健康和安全观念的改变[A];2006国际安全生产培训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透视澳大利亚科技社团看我国科技社团的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7 杨红霞;;公平与效率:澳大利亚政府对非政府学校的资助[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李录山;;影响高中教师压力的主观因素及心理调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9 罗晓燕;;关注教师心理健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董志铁;;澳大利亚各大学哲学系开设逻辑情况简介[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培新;献给新教师[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早报记者 俞佳;澳大利亚LNG明年输入中国[N];东方早报;2005年
3 ;澳大利亚失业率创十年新低[N];国际金融报;2000年
4 ;澳大利亚投资管理体制[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5 ;澳大利亚贸易壁垒[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6 ;澳大利亚贸易壁垒[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萧曼平 李如雪;到澳大利亚抢自贸区商机[N];民营经济报;2005年
8 聂明建;澳大利亚农业考察记[N];农民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柏玲;让新教师站稳农村三尺讲台[N];文汇报;2009年
10 周新宏 杨天春 张国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教育局;对新教师实行培训期与服务期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秋生;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研究(1940-1995)[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胡再德;澳大利亚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谷雪梅;冷战时期美澳同盟的形成和发展(1945-1973)[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何晓芳;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广芳;现象学视角下高校英语新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冰川;WTO框架下FTA国别效应的动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李泱;公共选择视角下国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丽;泛东亚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杰;澳大利亚中小学教师校本入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周红;试析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康健;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芳;中学新教师培养制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睿;中小学新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蔡文娟;语文新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吉祥;中学化学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景;民族地区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范咏梅;高中英语新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研引领途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张彩霞;新教师入职初期适应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16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16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