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及其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30 08:29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及其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负面评价恐惧 内隐联想测验 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
【摘要】: 自四十年前Watson和Friend提出负面评价恐惧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从负面评价恐惧的测量工具、遗传特质、注意偏向及其在学习等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但这些研究普遍关注的是外显负面评价恐惧,2006年Teachman应用IAT测验对青少年内隐负面评价恐惧的测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开始了负面评价恐惧的内隐效应测量。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了大学生的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及其可改变性。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研究一:探讨内隐负面评价恐惧的存在性及其与外显负面评价恐惧的关系。以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IAT)为测量工具,探讨了76名大学生被试的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其研究结果表明: (1)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客观存在。 (2)内隐负面评价恐惧与被试的性别无关,即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被试对内隐负面评价恐惧没有程度上差异。 (3)内隐负面评价恐惧与被试的年级无关,即无论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被试对内隐负面评价恐惧没有程度上的不同。 (4)内隐负面评价恐惧与被试的来源无关,即无论被试来源于城镇还是来源于农村对内隐负面评价恐惧没有程度上区别。 (5)大学生内隐负面评价恐惧与外显负面评价恐惧之间没有显著相关。 研究二:采用内隐联想测验与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50名大学生被试的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做干预研究,旨在探索内隐负面评价恐惧的可改变性。本研究结果表明: (1)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这种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可以通过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加以改变。 (2)阂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对于减弱已经存在的内隐负面评价恐惧效应的效果显著。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44;G645.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佩佩;医学生社交焦虑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2 叶舒;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与自尊、自我意识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 吴素红;评价恐惧个体的认知加工偏向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38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3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