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总费用的水平、构成和流向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育总费用的水平、构成和流向
【摘要】:本文基于最新可获得的数据,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中国教育总费用的水平、构成和流向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尽管中国全社会对教育的总体重视程度较高,但教育总费用的水平在世界上一直处于相对偏低的水平;第二,中国民间教育经费支出的比重较高,而政府在教育筹资和投入上所扮演的角色相对较弱;第三,中国教育费用支出偏向于高等教育,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投入低于世界上很多国家,这是造成中国义务教育发展不足以及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这些发现的政策意涵有三:其一,中国政府有必要大幅度提高公共教育经费的支出水平;其二,政府必须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为民营教育经费的增长提供正向激励;其三,公共教育经费应该向基础教育倾斜,从而推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和均等化。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分类号】:G526
【正文快照】: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无需赘言了。自从人力资本理论诞生以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社会政策的核心环节,教育成为世界众多国家政府公共支出的偏重领域之一。然而,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我国市政公用行业投融资市场化改革探析[J];商业研究;2005年06期
2 曲振涛,张卉;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与经济增长[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3 张如,张见超;我国政府预算管理模式若干问题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5年16期
4 马国贤;中国义务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制度研究[J];财经研究;2002年06期
5 王焕清;;农村税费改革中的乡镇财政困难问题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6 伍海泉,田秋蓉;国有资产研究的新视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国内研究进展与评述[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于安;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几个问题[J];法商研究;2003年04期
8 张如;我国政府预算管理模式若干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1期
9 史初例,文宇;我国公共支出的效率与公平探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王焕清;乡镇财政困难:规范国家与农民收入分配关系中的“阵痛”[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文东茅;闫凤桥;鲍威;;首都高等教育质量调查报告[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于莲洁;;公开 公正 公平——高招录取工作永恒的主题[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星侯;中西政府预算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李龙成;走向绿色发展的财政监督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3 刘晓光;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林业投入保障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4 王椿元;混合产品成本补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5 沈淑霞;我国财政农业支持及其效率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盛明泉;社会工程财务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7 欧文汉;公共支出管理的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8 王乐;城市导引职能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任海龙;中国农业投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10 刘谊;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慧;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2 聂强;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理论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寿学军;政府公共产品供求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王敏;我国高等院校融资渠道多元化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5 袁艳霞;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公共医疗卫生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6 姜雪梅;论部门预算改革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4年
7 郑骁勇;县级政府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分析:以浙江省武义县为个案[D];吉林大学;2004年
8 王亚玲;事业单位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模式选择[D];西北大学;2004年
9 李东瑞;对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10 张颖慧;农业财政投资外部环境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顾昕;周适;;中国教育总费用的水平、构成和流向[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2 吴宇川;;民间教育经费变动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1239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3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