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视角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系统视角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学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应该从系统的视角去思考、分析与认识学校教育信息化,考虑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考虑各个因素自身的可持续性,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新课程教与学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HA070146)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目前,许多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学校信息化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的建设而忽视人的发展,没有从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角度去思考学校信息化发展,没有考虑学校信息化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及各个因素发展的可持续性,其结果是学校信息化硬件、软件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克抗;;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振学,刘和甫,黄志龙,郝石生;吐哈盆地亚含油气系统划分及评价[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陈传康;区域综合开发理论的元科学与操作性结合的定性系统分析[J];系统工程;1992年01期
3 张黎,马静萍;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10期
4 刘景泉;结构思想、结构主义与结构辩证法[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5 曹景伟;萨马兰奇改革传统奥运模式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哲学思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6 黎启全;建构生命美学理论体系的力作——评《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年03期
7 季国清;当世界不能世界化时人是什么?[J];哈尔滨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8 魏仁兴;从决定论思维到复杂性思维的过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宋践;也论教育现代化[J];江海学刊;1998年05期
10 辛安娜,李志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复杂性分析[J];经济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向红;江苏沿海滩涂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闫敏;企业系统演化复杂性与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何燕;企业物流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徐长春;国际政治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刘淑娜;论道德教育的生命理念[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春红;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王子龙;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与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9 关伟;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陈华森;个人与社会[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晓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非线性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2 李有贵;制度创新机制论[D];中南大学;2002年
3 余德贵;复杂农业系统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分析及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4 刘振;技术创新自组织系统理论及其应用[D];广西大学;2003年
5 赵连明;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信息集成服务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姚文帅;系统论对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丰富与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施嘉;新时代汽车内饰设计研究——新的技术和人文条件下汽车内饰设计的趋势[D];清华大学;2004年
8 徐美娥;翻译中文化信息传播的失真[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永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分析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王真;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企业组织和谐变革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奚家文;PAP原则下高职英语教育系统的优化构建[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王文霞;杨改学;;美国中学教学信息化现状分析——从《教育周刊》的一项调查谈起[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2期
3 孙艳;解月光;曾水兵;;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反思与重构——基于城乡差异视角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方芳;浅谈档案管理系统无形资产的运营[J];陕西档案;2000年05期
2 邓洁霖;NGOSS方法论及其应用原则[J];电信科学;2004年07期
3 周昭雄;朱淑珍;;一个新的视角: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中心关系分析[J];现代情报;2006年08期
4 李建华;刘玲利;吴晟;郑东;;科技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和设计[J];情报杂志;2007年04期
5 王涛;李艺;;从虚拟组织的生成方式来看虚拟大学的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1期
6 吴建林;应文池;;面向管理支撑系统的一种系统需求分析模式[J];系统管理学报;2010年01期
7 谢忠新;;基于系统视角的学校信息化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1期
8 刘帮成;吕晓俊;樊博;;基于交互记忆系统开发的学习效果改善研究[J];情报杂志;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刚;;基于系统视角的城市人才活力动力因素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洁霖;实践NGOSS方法论[N];通信产业报;2004年
2 金磊;安全减灾的可持续发展观应有体制保证[N];中国建设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孝勇;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5年
2 郑大勇;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尼玛次仁;在系统方法的指导下推进西藏高校“两课”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丰继平;美国特许学校教育绩效责任制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锐;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D];天津大学;2003年
4 尹鹏;多元系统视角下的转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60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60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