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论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2-19 14:05

  本文关键词:论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出处:《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人格特质 社会支持 自我和谐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氏中国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我和谐量表测量500名大学生。结果:内外向性与自我和谐呈显著的正相关,精神质以及神经质与自我和谐呈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呈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在精神质与自我和谐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在内外向性、神经质与自我和谐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了社会支持是人格特质与自我和谐关系中的中介变量。结论:人格特质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影响自我和谐。
【作者单位】: 淮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儿童情绪自我调节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2009sk316zd)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个体的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在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作用[1-2],社会支持作为一种情境或环境因素,其缓冲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可以通过调节其他因素,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的消极影响,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冰洁,陈幼贞;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6期

2 彭欣,马绍斌 ,范存欣 ,武晓艳;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3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4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5 杨慧芳;郭永玉;;从人际关系看人格——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视角[J];心理学探新;2006年01期

6 崔红,王登峰;人格维度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登峰,崔红;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论构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王登峰,崔红;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安芹;中国文化下外向性的基本内涵与量表的编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王登峰;《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5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6 尤瑾;郭永玉;;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1期

7 张奇;王锦;;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8 敖小兰,石竹屏;心理学中人格评估法综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李彦章,李敏,汪涛,张俐,黄梅园,肖达喜,袁波,王力慷;野战部队军人自我和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2期

10 刘芳娥;王安辉;刘利兵;杨业兵;;某军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人格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登峰;崔红;朱荣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测量的是什么[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王登峰;;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从心理学角度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3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军;;工科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世宏;顾海根;任娟英;;影响预防医学工作者心身问题的工作压力及社会支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巍;;小学青年教师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邵淑娟;王敬群;窦温暖;;中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华;;从心理测量角度看画家梵·高[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萍;孙宏伟;庄娜;;哮喘患者的述情障碍及相关因素研究[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寸晓刚;中国人职业个性测量工具(CVPS)的建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敖小兰;中国局处级干部领导能力及有关特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杜健;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的FDI溢出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皮永华;组织公正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报复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徐青;ERP实施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李建明;结构方程模型及其隐变量交互作用分析在社会心理流行病学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7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伟;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对职业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张辉华;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玉萍;城乡不同地区高中生人格、防御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邱林;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及其与大三人格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袁素瑛;中专生推理能力、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霞;成就目标定向、成就动机、自我监控策略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梅菊;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其人格的相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李春光;军队医科大学不同培养类型本科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7 丁爱芝;福建省卫校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状况调查与教育途径[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尹海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9 孙远;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后大学生的应激障碍及应对策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彦平;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昌明,杨昌芬,马渝根,刘协和,何廷尉,杨珉;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成都地区试用报告[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983年02期

2 李志凯;崔冠宇;赵俊峰;张香竹;;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3 左银舫;李梓;李凌;;中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4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5 乔建中;论自我观念及其教育问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欧阳丹;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3年03期

7 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边婷婷;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解决[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蒋灿;阮昆良;;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李志凯;;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光宗;唐柳;傅文青;孔明;郭玲玲;徐丽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7期

2 周倩;姚志强;;大学生人格特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3 周晓菲;;框架效应下大学生人格特质对风险决策的影响[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4 张静;;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述评[J];文教资料;2011年23期

5 高志奎;;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乐观人格特质的中介效应[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7期

6 陈华;任娟;孙丽丽;王丽娅;闫园园;;从南京三所高校调查看大学生人格及其与主观幸福感认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胡耿丹;项明强;;国内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元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6期

8 黄琳;;青少年双性化人格及其培养的途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7期

9 程勋;;大学生“延缓偿付期”内的心理状况及对策分析[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10 刘荣先;;大学生就诊心理特征及应对措施[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张会丽;;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工作价值观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欢欢;王力;王嘉琦;;不同网络成瘾亚型大学生的心身健康水平差异及其与人格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邹枝玲;李玉玲;;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陈健芷;梁佰玲;;场独立—依存性在人格特质上差异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赵阿勐;刘宣文;;不同人格特质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望舒;;西安市大学生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辛雅丽;;大学生的防御方式与人格特质的关系[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肖荣勋;赵国祥;;大学生人格特质、职业兴趣与工作价值观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芹;;大学生成功恐惧及其预测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建伟;胡凌燕;;中国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的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方晓;对邪教痴迷者人格特质的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东方晓;对邪教痴迷者人格特质的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3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4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6 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专家呼吁尽快拆除心理“一米线”[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朱伟光邋通讯员 张世英;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8 实习生 周晨昕 记者 姜澎;两个好消息 不要一块说[N];文汇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杨岩泽 实习生 白宇飞;众多压力困扰高校学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10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彭凯平;主观幸福也有现实意义[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2 陈少华;不同认知任务中人格特质对信息加工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7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薇薇;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人际交往能力、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望舒;大学生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侯友;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博;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早期适应不良图式、人格特质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芹;大学生成功恐惧及其预测因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瑛;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靓晶;大学生自我妨碍与自我差异、人格特质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雅琼;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08年

9 杨翠英;包头市大学毕业生人格特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黄文英;心理应激对不同人格特质青少年射击运动员T淋巴细胞亚群及IgG、IgA、IgM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08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308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1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