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教师同情心及其培育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时代的教师同情心及其培育 出处:《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全球化 同情心 教师同情心 有同情心的世界公民
【摘要】:教师的同情心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易于、愿意并能够产生同情现象、引导自己行为方向的心理状态或态度倾向。教师的同情心是教师职业伦理形成与成长的源泉。教师同情心的唤醒和培育大致有以下一些途径可供参考:帮助未来教师和在职教师充分认识同情心在学校教育及学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未来教师和在职教师尽可能多地接触孩子;搜集和研究一些师生交往过程中运用同情心、同情心缺失以及它们所造成不同后果的案例;分析一些优秀教师与卓越教师的档案资料;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帮助教师直观地意识同情品质的重要性;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不断提升教师的同情品质。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资助项目资助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预防和缓解全球化带来的震荡与冲突,使得全球化真正成为人类走向信任、理解与合作之途,是全球化时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和责任。为了完成这一重要的历史性任务,承担起这份光荣的历史性责任,全球化时代的教师必须转变长期以来习惯的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立场,从一种全新的价值视野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钦;休谟的同情原则探析[J];伦理学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文芳;试论裴斯泰洛齐“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2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王海明;公正:以德治国的最重要原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刘喜珍;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石中英;人作为人的存在及其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7 戴建波,史绍蓉,黄益苏,汪强,郭炳存,冯赛泉,杨克林,李义君;试论高校终身体育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吕孟仁;对《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关系的理解[J];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9 熊德平,朱银芳;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逻辑[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8期
10 荣雪涛;从“经济人”到现代制度伦理学[J];长沙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张文勇;民营资本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王万山;软件产品价格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4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蒙宇;核心竞争力与金融企业文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7 亢安毅;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周书俊;选择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雷;合作的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彩珍;论中小学德育的美育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沈嘉祺;道德情感教育探究——关于道德情感生成与培育的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霞;伦理道德与交易成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唐俐;“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其矫治[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皮湘林;论医生的道德情感及其培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海君;关于教育主体性缺失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小军;“经济人”假设的伦理思考[D];湘潭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鹏;;全球公民教育的理念解读与实施比较[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 张伟;;全球化背景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浅析[J];成才之路;2011年22期
3 戴军;戴淑艳;;试论我国“教育本土化”研究演进的话语谱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安东尼奥·巴特尔;梁宏琛;周加仙;;数字时代的教学脑[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9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佐藤学;;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危机与改革的构想[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田晓菲;;“走进”世界:全球化时代中国以及关于中国的人文教育(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蓝建;;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视角——也是一种公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科恩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田忠;全球化时代的“陈嘉庚梦想”[N];解放日报;2010年
2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赵勇;全球化对教育改革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霍力岩;全球化视野 本土化行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中国文联副主席 冯骥才;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N];人民日报;2008年
5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姜英敏;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及其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董力;新加坡强化多语教学[N];人民日报;2007年
7 唐昀;韩国:孩留学妈陪读,老爸留守苦赚钱[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姚莉莉 ;支持教育就是支持海南未来[N];海南日报;2005年
9 潘懋元;中国特色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引[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贵勇;人人都应有一份敬畏人文之心[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彭文君;全球化时代我国乡土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春梅;理想人格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雪韵;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湛玉钊;席勒美育思想与当前人文教育[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5 关立雁;现代教学媒体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的绩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喜艳;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莹;美国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密西根课程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洪文梅;当代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考察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夏剑;双语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55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355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