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感孤独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本文选题:大学生 + 情感孤独 ; 参考:《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摘要】:为了研究大学生情感孤独的现状及其与人际信任的相关,分别采用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信任量表,对取自三所不同高校的441名大学生展开调查。其结论如次:大学生较普遍地存在情感孤独;大学生情感孤独在个体恋爱与否因素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且恋爱与否与性别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大学生情感孤独与人际信任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人际信任对情感孤独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lonelines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interpersonal trust, the emotional and social loneliness scale and trust scal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441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ree different universities.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y have emotional loneliness, there ar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factors of individual love or not, and there is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love and sex.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motional loneliness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has a good predictive effect on emotional loneliness.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人文系;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课题(JBS09205)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蔚蔚;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咏梅;青少年依恋及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马素红;在校硕士研究生孤独感状况及与其依恋类型、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铁尔;高桂贤;;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融合[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龚晓京;人情、契约与信任[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3 余晓敏;中国目前法官信任状况之我见[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4 姜振华;名牌、假冒与信任[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5 白春阳;;再论社会信任的基本形式[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韦耀阳,李晓;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7 单婷婷;;人际信任的界定[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夏纪军;中国的信任结构及其决定——基于一组实验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9 吕庆华;“诚——忠”互动关系营销模式新探[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0 张莉;;网络人际交往中的信任产生机制[J];重庆图情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静雅;胡荣;;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的构成及影响因素[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娜;宋光兴;;我国社会信任结构对电子商务信任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国猛;郑全全;叶泽;曾力勇;黎建新;;团队心理授权的结构与测量以及团队信任对其的影响[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小康;社会转型与秩序变革: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学阐释[D];南开大学;2009年
2 刘宇翔;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意愿与行为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艳霞;基层经理上司信任产生及作用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5 姚景照;生产型民营企业组织诚信价值观: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于少勇;篮球运动员团队信任的自陈测量及影响因素与效果[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7 刘凤鸣;P2P服务环境中基于社会网络的信任计算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8 韦慧民;组织内上下级信任的发展模式及其效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荣;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辉;关系投入对供应链联盟维系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志伟;河北省高校贫困生人际信任与自尊、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郑冬艳;基于网络的组织协调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汪伟;公益基金会运作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迟宇彤;兼职大学生对职业中介机构信任缺失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李向峰;社会转型期农村结拜的关系运作[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童雷蕾;对“杀熟”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山西大学;2010年
7 徐德阳;直销中的信任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黄宝菊;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学校适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巨生良;甘肃欠发达农村基层政府与农民信任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闫金山;农村社区中的信任状况及其对村委会功能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耀阳,李晓;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2 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当代西方孤独感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年03期
4 杨文娇,周治金;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其人格特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韦耀阳;高中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李传银,檀立,刘娅俐;大中专生孤独、抑郁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1期
7 孙怀民,李建明,段建勋;535名教师人际信任量表(IT)评定报告[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8 黄洁华;人本主义对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9 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10 崔光成,姚齐和;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咏梅;吴荣先;;初中生依恋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蔚蔚;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东志;新发现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抄本[J];世界历史;1980年05期
2 康昭;《非洲五十国》:一部系统介绍非洲情况的列国志[J];西亚非洲;1980年04期
3 张成柱;法译汉中对法语名词和形容词的一些处理意见[J];现代外语;1980年02期
4 王及耳;美国汉语研究的意图及目标[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4期
5 ;大学生格言[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曹礼吾;鲁迅旧体诗臆说(完)[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7 亚梅;北京市举行“一二·九”运动四十四周年文艺晚会[J];人民音乐;1980年01期
8 王为一;记“美专剧团”[J];上海戏剧;1980年03期
9 赫苏斯·洛佩斯·帕切科 ,朱景冬;模特儿[J];译林;1980年04期
10 于光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同志在辽宁财经学院师生大会上的讲话[J];财经问题研究;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广辉;王新;;大学生个性特征对体育课成绩影响的统计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张志钧;罗厚良;李金生;张洪扬;黄文清;褚芳;雷励;李绍唐;万麟如;廖世忠;;老年虚证与氧自由基代谢及DNA损伤后修复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3 山口求;片山富美代;横川裕美子;冈山和子;铃木美惠子;;关于个别指导教育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研究[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4 甘祺庭;;有用 有味 有得——我的大学语文教学[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5 迟立强;;谈“分类”、“对比”的教和学的方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白纯;;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语音训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王伟;张雯静;;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分析[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张雯静;;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韦英佳;;重视和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10 罗玉珍;萧伯符;;当代大学生行为法制管理刍议[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房晟陶 王拓轩;企业的资本及社会资本[N];国际金融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杨静;签约毁约为哪般?[N];江西日报;2002年
3 广州财经职业高级中学 温栈洪;网络的消极影响[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黄薛冰;危机、流言与公众恐慌[N];科技日报;2003年
5 专家发言摘选;社区参与和社会发展[N];联合时报;2003年
6 桑红青;冷静看待“考证热”[N];安徽日报;2004年
7 本报通讯员 胡胜友 本报记者 刘纯友;心灯点亮校园[N];安徽日报;2004年
8 程绪彪;思想教育工作的网络化[N];安徽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魏陈静;女大学生奶瓶喝水不仅仅为“装嫩”[N];北京科技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刘芬;当代大学生为何如此虚荣[N];北京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巍;六十年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于立贤;三大球魅力的价值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张强;中国家族企业的用人模式[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媛;大学生自立意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胡娟;消费活动中记忆错觉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徐霞;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慧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10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朱慧敏;《华师女大学生性心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欣;形体课对广播学院女生形体改变的积极作用与效果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5 王婉莹;试论如何通过大学法律公共课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建军;多元价值观与大学德育中的价值导向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7 齐红;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栾春娟;大学生法制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9 赵明民;对“十五”期间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文学;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754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754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