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辅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本文选题:朋辈心理辅导 + 大学生 ; 参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摘要】:在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日显不足的情况下,朋辈心理辅导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涵义、特点、实施必要性与可能性、实施途径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nd the traditional way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adequate. As a special for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eer counseling is a special form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k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peer counseling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ways of implementation and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which is helpful to expand the new thinking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系;
【基金】:2009年辽宁省高教工委、辽宁省社科联委托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校心理咨询新模式的构建研究》(lslk-tsz-146) 沈阳化工大学2009年教学基金资助项目:《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及其创新建设研究》(2009A028)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小芳;;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年03期
2 胡伟;胡峰;;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中的运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木明;唐军梅;王汝干;;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探索[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8期
2 梁利苹;;浅论高职院校心理委员培训工作的开展[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叶剑辉;邓胜柱;;朋辈心理辅导在多校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效性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秦峗;黄新海;裴学进;;论朋辈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05期
5 芦茜;;大学校园中朋辈互助的实践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12期
6 刘慧敏;;论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体系的构建[J];传承;2008年08期
7 高倩;郭新立;;朋辈辅导:能否叩开“90后”的心门——“90后”心理援助体系中朋辈辅导的限制性和可行性[J];高校辅导员;2010年01期
8 吕新艳;;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9 胡燕生;;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2年17期
10 陈玲玲;安健;;朋辈心理咨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阎志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微观生态系统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玲;朋辈教育在我国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甘诺;严红艳;;中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23期
2 董宏,罗树明,周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新探索——思政工作与宿舍管理相结合[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6期
3 苏英姿;;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构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云飞;;朋辈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2 季丹丹;郝乐祥;;朋辈心理辅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郑乐平;;辅导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7期
4 武国荣;;阅读疗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张燕;史基升;;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6 李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年33期
7 马喜亭;王瑞;;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S1期
8 杨晓降;刘毅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10期
9 杨明星;李志辉;徐海晶;郑杰;;构建科学教育体系,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高[J];文教资料;2009年33期
10 吴兰花;;汶川地震后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克祥;孔燕;宋怡;;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元立体模式的构建[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金明;陈蕾;谷荣;;专业课教师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心理教育工作的探讨[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倪男奇;张懿;;试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发展的困境与出路[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学臣;郭晓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方鸿志;;心灵七彩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6 崔爱善;;浅谈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和谐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郭辉;李蔓荻;祖娜;;加强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探索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8 王欣;;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10 ;北京化工大学[A];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2006年学术研讨与工作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裴睿 张全能;进京当保姆 最大收获是学会忍耐[N];成都日报;2006年
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宋波;召开大学生见面座谈会[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7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赵静;信息商及其测度——以300名大学生测试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6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80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78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