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现科学本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本文选题:科学教育 + 科学本质 ; 参考:《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10期
【摘要】:理解科学自身的特质,首要工作是把科学从与其相关的事物中区分开来。实现科学本质教育,从外部支持性条件而言,要作两种区分:把科学与学生日常经验区分开,实现学生能动地构建科学知识;把科学与技术区分开,避免技术代替科学,提升学生学习科学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在区分科学与日常经验认识以及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上,就内部核心条件而言,要坚持科学的假说属性,弱化教师的真理代言人地位,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从而实施科学探究教学。
[Abstract]: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science itself, the first task is to distinguish science from what is associated with i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ssential education of science, two kinds of distinctions should be made in terms of external supporting conditions: to distinguish science from students' daily experience, to realize students' dynamic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to distinguish science from technology, to avoid technology as a substitute for science, Enhance the students' real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science. On the basis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science and daily experience, as well as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should insist on the hypothesis attribute of science, weaken the status of truth spokesman of teachers,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and democratic teaching environment. Make the students become the constructors of knowledge, so as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inquiry teaching.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度规划项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项目编号:08JA880013)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为慧;陈伟壁;;更新观念 充实内容 变换视角——读《科学史十五讲》有感[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年06期
2 袁维新;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本质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7期
3 陈维霞;陈娴;;浅谈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本质教育[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10期
4 梁永平;;对我国《科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本质教育目标的反思与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2期
5 项红专;;美国科学史教育特色——理解科学本质[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08期
6 陈彦芬;;科学本质教育及其教学研究与实践——以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袁维新;;国外科学本质教育研究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03期
8 赖小琴;;国外科学本质研究述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袁维新;;国外关于科学本质教学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10 朱冠章;黄国华;李武钢;祝伟月;;传达科学本质的物理教学设计探讨[J];大众科技;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晓;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严文法;高中生科学本质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牛波;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科学本质表征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薛庆;科学本质课堂教学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艳琼;渗透科学史以促进初中生理解科学本质的教学模式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金运;科学本质:从哲学走向课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俊萍;中学教师科学本质观现状及学生科学本质提高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娟;我国初中科学教材中的科学史:关于科学本质的分析[D];广州大学;2006年
6 张学敏;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中科学本质教育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7 侯晓梅;提升小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8 柳珊珊;初中理科教科书中科学史的文本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亮;高中教材中力学实验部分科学本质教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朱冠章;利用科学史传达科学本质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798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798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