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为研究者参与研究的再思考
[Abstract]:The participation of teachers as researchers is based on the blending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the rise of postmodernist philosoph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scope and means of teachers' participation as researchers in order to provide a framework and platform for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teaching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liability, repeatability and quality of teachers participating as researchers are challenged.
【作者单位】: 漳州师范学院数学信息科学系;
【基金】:福建科技厅青年人才项目“师范生数学教学信念的发展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2007F3110
【分类号】:G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永祥;认知的内隐理论及其分析方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年04期
2 吴国珍;;智力的本质[J];江西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3 吴国珍;胡筱榕;;智力的本质及智力理论的演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6期
4 吴国珍;胡筱榕;;智力的本质及智力理论的演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3年06期
5 吴国珍;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述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1期
6 申继亮,余贤君,谭瑞;提高小学教师教学水平途径的内隐理论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2期
7 ;立足教师素质提高,面向学生未来发展──关于提高教师素质与发展学生能力关系的实验研究[J];北京教育;1995年04期
8 凌文辁,方俐洛;中国文化与中日合资企业管理[J];中国管理科学;1995年01期
9 张俭福;教学过程中的他控与自控试探[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3期
10 石伟平,周加仙;斯坦豪斯课程理论概述[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宋晓辉;施建农;;创造力的测量手段——同感评估技术(CAT)介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黄四林;林崇德;李会杰;;教师识别创造性学生内隐理论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袁存凤;段春燕;;青少年创造力内隐观的跨文化比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宝山;“电子档案袋”促生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见习记者 刘德胜;脚踏实地,,做教育的脊梁[N];天津教育报;2008年
3 王少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师资培训中心教研部主任;以绩效引导“加法时期”的教师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学军;管理绩效的内隐模型及其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闵钟;论教师成为研究者[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文涛;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魏鑫;教师反思的理论研究与现实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利敏;反思性教学的评价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汪励韬;中学生物反思性教学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晓华;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国锋;中学生创造力的结构、发展特点研究及其教育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卫芳;笔墨下的学校管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孙荔;基础教育中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黄榕;反思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85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185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