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瘾的外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roblem of teenagers' Internet addiction has become a serious social problem, which is a great harm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next generation. There are many reasons that cause the problem of internet addiction of teenagers, but fundamentally,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lies in the huge contrast between virtual world and real life. On the surface, the problem comes from virtual world, but its root exists in real life.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factors from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is the key cause of internet addiction.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teenagers, we must start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 perfect the way of family upbringing, change the mode of school education, improv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teenagers' growth, and provide a fundamental way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internet addiction.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贾武力;;网络成瘾的成因、行为表现与社会危害[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海龙;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倾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爽;自我在网络空间延展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晓丽;主动参与与被动观看暴力电子游戏即时脱敏效应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肖春光;深圳中学生网络成瘾症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何朝峰;高中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攻击性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远贵;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贾武力;;网络成瘾的成因、行为表现与社会危害[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王伟,张建英,张娟,黄雅南;网络成瘾障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韩玉昌;观察不同形状和颜色时眼运动的顺序性[J];心理科学;1997年01期
5 韩玉昌;眼动仪和眼动实验法的发展历程[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6 沈德立,陶云;初中生有无插图课文的眼动过程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7 叶茂林;材料性质与内隐攻击性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8 崔丽娟,张高产;内隐联结测验(IAT)研究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9 吴明证,梁宁建,许静,杨宇然;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现象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2期
10 梁宁建,吴明证,邱扶东,曹小燕;互联网成瘾者内隐网络态度及其干预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丽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鑫;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标准设定及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大箴;根本的办法是多做工作[J];美术;1980年04期
2 赵丽;;青少年的良师益友——优秀图书管理员刘淑娟同志[J];河南图书馆学刊;1982年01期
3 ;潍坊地区举办《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成长》展览会[J];法学;1983年05期
4 钱忠源;;文艺作品与青少年成长——杨贤江教育思想学习札记[J];天津教育;1985年06期
5 徐立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教育圈”——居委会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道德与文明;1986年06期
6 高荣庭;这个课堂不可不抓——略论影视屏幕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其在学校中的地位[J];电影评介;1987年01期
7 冯兰芳;;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J];中国音乐教育;1990年06期
8 李重越;;他们年轻的时候——记义县读书小组[J];党史纵横;1990年02期
9 宋廷章;青少年成长的动力——60年代共青团抚顺市委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回忆[J];党史纵横;1993年07期
10 周经;发挥荧屏优势,搞好爱国主义教育[J];电视研究;199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素梅;;怎样将群众文化有机地融入到青少年素质教育之中[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樊富珉;;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辅导发展[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黄志坚;;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黄明科;;谈谈对老年人的家庭教育[A];陕西省老年学会——试论老年知识分子的生命质量座谈会论文集[C];2002年
5 冯亚飞;;浅谈自然博物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池建;;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卫红梅;;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8 杨召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课堂网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9 苏守珏;;“优化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策略”中期研究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10 ;把握特点 发挥优势 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A];全国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网成瘾有害健康[N];北京日报;2000年
2 记者 姚鹏;家庭对孩子影响最大[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姜岩;21世纪流行病[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王静;青春片影视画廊里不能没有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徐龙刚 刘巍;别开生面的夏令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蔡莹涓;素质教育的灵魂[N];福建日报;2000年
7 记者 侯召讯;青少年维权有了“晴雨表”[N];法制日报;2000年
8 李红军;谨防上网成瘾[N];光明日报;2000年
9 本报评论员;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校外环境[N];光明日报;2000年
10 记者 危兆盖;编写中学历史教材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智忠;新时期影视作品道德价值取向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玉媚;漫画中典型人物与青少年成长[D];暨南大学;2001年
2 张剑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麦惠霞;朋辈影响青少年滥用软性药物的因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乔昊;青少年与黑恶势力犯罪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爱芹;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对策[D];河海大学;2003年
6 黄艳;用“心”反思 用“心”铸魂[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禹;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唐彦;网络与青少年犯罪心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罗晓珍;关于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理性认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迎蒸;电脑游戏造型对产品形态的影响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92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192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