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新型教师文化成长的内在诉求:培养教师主体性

发布时间:2018-08-21 11:57
【摘要】:教师文化转型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层需要,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作为个体的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革新。因此,培养教师主体性,不仅是形成新型教师文化的需要,更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切呼唤。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 culture is the deep nee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key lies in how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teachers' concept and behavior as an individual. Therefore, cultivating teachers' subjectivity is not only the need to form a new type of teacher culture, but also the deep call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河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师范学院;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华;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新主体教育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2 刘万海;从“课程”到“教师”——课程研究域的转向与教师文化重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旗;“关键事件”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2 吴春华;;教师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建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吴薇;杜学元;;论我国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陈志福;;专业化:新世纪成人教育教师的基点[J];成人教育;2005年12期

5 张俭福;自控式学习的实施途径[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6 王传金;教师教育:从比较看发展[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马玉宾;熊梅;;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牛影辉;;论计算机教师专业化发展[J];大众科技;2006年02期

9 李培湘,聂应德,李健;西南三省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王晓燕;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文化的构建——日本与欧美之比较[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卜治寒;;动漫教育服务动漫产业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石长林;中国教师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莉明;注重职教特色 构建新时期开放型德育课程体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翠荣;批判与重构——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教育观念解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向敏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隐性教育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冰;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课堂的思考与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丽霞;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叶绪江;交往理性与学校组织范式的反思及建构[D];苏州大学;2003年

7 张睿;无锡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马珍萍;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芳芳;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体系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程婧;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大学生自我教育探析[D];河海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2 张华;素质教育本质探论[J];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玉山一中经验”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J];江西教育;2000年02期

2 黄安福 ,徐光明 ,王侠;“才子之乡”的教改明星——记江西省临川中学教师鄢素芬[J];江西教育;2000年09期

3 张海洋;在“综合科目”中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J];化学教学;2001年05期

4 窦连佩;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己任 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J];天津教育;2001年12期

5 马云鹏;“数与代数”(一、二学段)设计思路与实施建议[J];江西教育;2001年10期

6 徐巧英;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几点体会[J];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7 胡江倩,蒋莉;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应为与难为[J];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8 陈旭远;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07期

9 杨鼎夫;新课程改革中的校本课程[J];现代教育论丛;2001年03期

10 朱介人;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立新功——第十七个教师节献词[J];陕西教育;200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小勇;朱丽清;;让学生、教师、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共同成长[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2 周晓岚;;新世纪中学生自我教育简论[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3 ;分册前言[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4 翟永军;;化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材编写的实践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燕兴权;;试论课程改革中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途径[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玉龙;徐红;;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必须认清的十个关系[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曹建洲;;新课程改革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宋芳林;汪玉芳;;高中化学网络环境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9 张洪鸣;;以叶圣陶德育思想为指导 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余武英;;新课标下语文报刊编辑工作的新取向[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力根 陈青峰;塑造美好灵魂的人[N];江西日报;2000年

2 ;完善教师教育体系 推进教师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辛丽娟;为了每一个孩子[N];吉林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赵显坤;教师要做新课程改革的热情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赵显坤;早起步 争主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张廷凯;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苟正斐;甘肃:凸现一个“新”字[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刘运东 刘玉林;为教师的阅读提供4种动力[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记者 张真弼;十堰新课程教师持证上岗[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中国石化管道中学 陈强 段圣春;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软件[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兰;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知识结构及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薛国凤;冲突与和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5 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斌;应对新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兴华;试论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马延伟;新课程与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晓静;教师反思内容的应然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开伦;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尹弘飚;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志华;数学新课程与小学数学教师[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高延军;“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师雅巍;网络环境下的英语研究性学习[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红英;新课程视野中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95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195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9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