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与理性的彰显和互动是素质形成的内在动力——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三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 everyone has the experience: like to promote understanding, and after understanding more like, like (perceptual) and understanding (rationa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iggest but most closely related, thus creating the greatest information potential, Therefore, emotional and rational or emotional quotient and intelligence are the internal power of the formation of quality.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potential scie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and the basic rule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ensibility and rationality or EQ and IQ, and reveals the 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diathesis on a deep level.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长庆油田通信处;
【基金】:教育部2009规划基金项目(编号:09XJA630002) 陕西省2008年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8N012) 西安交通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编号:2009xjtujc13)
【分类号】:G40-0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屹;公益活动从我做起[J];少年儿童研究;2005年08期
2 陈伯华;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探析[J];成人教育;2003年11期
3 方静清;;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李惠新;;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高校图书馆[J];农业与技术;2005年06期
5 罗秋菊;;高等教育必须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J];才智;1999年06期
6 赛音;;高校音乐教育刍议[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刘芳;;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2期
8 张雪玉;肖本罗;;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陈丽颖;;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4期
10 李世兰;;关于高等院校信息素质教育之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新刚;;谈素质教育中的现代校长形象[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李伦;;素质教育的现实模式——梦想工程[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许锦云;;逻辑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永胜;;浅谈素质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5 常景如;;浅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6 俞石明;;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罗秀邦;;素质教育琐谈[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8 孙翠香;;论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转变[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9 苏奇斌;;坚持学陶师陶,促进素质教育[A];纪念陶行知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专辑[C];2001年
10 张敏;;药理教学与素质教育[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明方 姜泓冰;4问 素质教育,何以年年提年年缺[N];人民日报;2009年
2 本报特派记者 王强;素质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N];吉林日报;2009年
3 戚业国;素质教育就是关心“才艺”吗[N];烟台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芙蕖;高等教育提质升级是今年“教育年”重点[N];铁岭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志华;30年高等教育硕果压枝[N];伊犁日报(汉);2008年
6 记者 刘昊;本市成立高等教育研究所[N];北京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孙小林;高等教育的经费命题:教育财团的目标和理想要纯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上海大学教授 浦家齐;素质教育要从基本环节做起[N];解放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何力;秦和:为学生提供最负责的高等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8年
10 魏饴;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2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永霞;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侯建国;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5 王俊;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码[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苗红;“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周泉兴;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丽;跨国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熊华生;为了儿童的幸福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彩;中学化学活动课程初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潘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理性思考[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陈杰;黄石市学校体育教学实施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杜娟;论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李平;如何实现物理学史的素质教育功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鲍艳利;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后评估内容与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蒲红梅;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学会做人”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江浩;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9 吕宏杰;中学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全雪辉;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53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253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