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设计与学习:科学教育中的设计型学习探析
[Abstract]:Science education has remarkabl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type learning is increasingly showing its unique advantages in science education. As a new learning paradigm, design-based learning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of design and learning through project-mediated design processes, which provides a support for learning scientific content, in which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meaningful learning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design projects. Learn scientific reasoning and design skills. " Design-based science "and" learning in design "are two typical systematic frameworks of design-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education, emphasizing the multi-iterative cycle of design, through" creation, evaluation, evaluation, Modify "Design products to meaningfully learn scientific knowledge, scientific reasoning and scientific skills, and effectively apply thes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solve poorly defined problems in the real world."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钟启泉;国外“科学素养”说与理科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蒙;谢琪;李海燕;胡雪琴;焦宏官;;中医药信息学的内涵及原理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徐武斌;邱松;;从“设计战略”到“可持续发展”[J];包装工程;2011年08期
3 马勇军;五年制师范综合理科课程的建构[J];滨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4 齐艳娟,郭飞君,高宏伟;科学课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阮晓菁;简析澳大利亚中小学科学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0期
6 李彦文;莫测辉;薛枫;;基于STS教育的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精神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06期
7 吴继新;;“创意时代”——设计决胜负[J];广告大观(标识版);2008年05期
8 吴继新;;打造“四种能力”增强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2期
9 安娜;;全新思维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7期
10 江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琼;董轶男;赵国庆;;《全新思维》对完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结构的启示[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晓松;薛富;陈建华;;《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加强;学校变革的生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小虎;时空转换和意动空间[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晶莹;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朝霞;图形组织器促进学习维度和理性思维发展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欣慰;iPhone游戏交互式叙事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郑玺;交互式电子积木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郝倩;对澳洲高中化学教材《化学2》的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亚男;小学美术课程中“故事教学”实施策略的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向晓琼;我国科学课程设置对公众科学素养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鲁忠洁;高一学段人教版化学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刚;美国科学教师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范例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9 施燕华;以创新为核心的中学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统整的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辛欣;培养中小学生创造力的美术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斌,尹艳秋;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兼论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J];教育研究;1997年11期
2 刘占兰;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面临新挑战[J];学前教育;1998年05期
3 孟爱萍;读史使人明智——评“中学生科学教育丛书”[J];山东教育;1999年17期
4 冯向东;对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思考——兼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5 金海燕;浅议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J];科学与管理;2004年03期
6 曲铁华,梁清;我国普通中学课程近代化与科学教育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1期
7 邓美姣;探索开放的科学教育[J];广西教育;2005年Z4期
8 薛焕玉;;运用相似性原理进行科学教育促使儿童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兼评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社会文化原因[J];未来与发展;2005年01期
9 ;2000年~2005年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系统先进个人[J];科学课;2006年03期
10 项红专;;科学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L.皮尔斯·威廉姆斯;刘娜;;法拉第所受的科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黄樱;;利用各种环境资源,整合科学教育[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3 单丽君;胡兴昌;;多层次教学对初中科学课程有效性教学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彬;付东升;;杜亚泉科学教育实践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寇小满;;高中阶段科学教育三种教育形式下学生学习任务胜任情况的比较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许琼华;;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刘箴;;虚拟现实在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索[A];全国首届数字(虚拟)科技馆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续集[C];2007年
8 倪嘉龙;;学校科学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A];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C];2008年
9 曾铁;;科学教育与科学发展关系的现实思考[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10 熊士荣;肖小明;苟娇娇;;论科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契合[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韦钰;科学教育不是简单传授知识[N];科学导报;2006年
2 张振海;科学教育在英国[N];中国妇女报;2001年
3 实习记者 卢丹青;东大新专业培养科学教育工作者[N];江苏科技报;2007年
4 记者 刘帆;听科学家讲述科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翟晋玉;重新看待科学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年
6 ;科学教育不是简单传授知识[N];科学导报;2007年
7 宝塔区王家坪小学 阿鹏鸣;浅谈“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策略[N];延安日报;2007年
8 杨炎轩;深入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罗星凯;第十八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N];科技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李玉峰;抓住科学教育 关注科学需求[N];天津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朝晖;知识与控制:中国古代科学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金京泽;韩国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马宏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鄢超云;朴素物理理论与儿童科学教育——促进理论与证据的协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敏;科学教育:人性迷失与理性遍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刚;科学发现学习的认知机制与学习环境建模[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赖小琴;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黄都;关于复杂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利;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盛礼萍;科学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蕴文;研究生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4 李宏;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杜娟;论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檀慧玲;赫胥黎科学教育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2006年
7 王娟;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琳;我国文科大学生科学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代洪臣;国民政府时期科学教育思想研究(1927-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万婷婷;踏寻科学的足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90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290824.html